登录/注册
首页 / 书籍 / 伤寒论讲解 / 五、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五、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明·方有执曾说,仲景是论病以明伤寒,非惟伤寒之一病。故我们学习《伤寒论》的目的,也不应是局限于学习治疗伤寒病之一法,而主要还应在于学习六经辨证的方法,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及分析、对比、鉴别等辩证思维规律与方法等,并能将其用于临床治疗,以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2.熟读原文,弄通本意:熟习与弄懂原文,应是入门的第一步。如不知其所云,就谈不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记不住其辨证要领与方药,也谈不上临床的正确运用。因此,我们建议对重要条文、方药及方后注文,最好能读熟或背诵,并要加强理解,能抓住主证,识别兼证、变证、挟杂证、类证,做到胸有成竹,临证运用才可能得心应手。为弄通本意,还当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着作合参,以避免望文生义,曲解原意。

3.紧密结合临床:学习《伤寒论》,应特别注意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只有将其理论与方药通过亲身的实际运用,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发扬与创新。

4.参考名注:《伤寒论》注家的着作,现存者有数百家之多,它们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伤寒论》之奥旨,推动了伤寒学术的发展。因此,适当阅读注家的着作,是深入学习所必须的。其中代表注家如成无己、柯韵伯、张志聪、尤在泾、徐大椿等人,他们或以经解论,或以证解论,或以法解论,或以方解论,或以气化学说解论,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值得学习。然于众说纷纭处,又当通过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可兼收并蓄。

关于学习《伤寒论》的方法,见仁见智,要求不一。若能在上述四个环节上加以注意,似是入门与深造便皆有径可寻。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