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伤寒论讲解 / 单元1

单元1

大法,春夏宜发汗。

〔讲解〕本条概言治法当须与时令气候相结合。

阳气升发于春季,旺盛于夏季。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于春夏二季浮盛于外。风寒外袭,因阳气浮盛,抗邪有力,故其病亦多在肌表,而宜用汗法治疗。汗法为疏解发越外邪之法,尤与春夏阳气之升发疏泄及人体气机的升发浮盛相应、相顺,故春夏用汗法与时令最合宜。但并非言春夏诸疾皆用汗法,也非指其他季节不可用汗法。凡病在表当用汗法者,不拘何时,皆当使用,只不过在春夏用之更顺天时而已。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漐漐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讲解〕本条论述使用汗法时对出汗的要求及汗后两种情况的处理。

此言发汗的要求,与桂枝汤方后所言的“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相唿应。“欲令手足俱周”,言汗出要周遍,使手足皆有汗,这是对“遍身”的具体说明。“漐漐然”,谓小汗潮润,不可令大汗淋漓。“一时间许”则言发汗当持续一个时辰左右。病不解,自当遵法重发汗;汗出多,阳气伤,且不可再发汗。皆对临证使用汗法有指导意义。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讲解〕本条论述用汤药发汗,当中病即止。

服汤药发汗,在于祛邪气。一但汗出邪退,即谓“中病”,则不当再服,以防过汗伤正。不仅汗法如此,其他吐、下攻邪之法,皆当如此。此亦是仲景保胃气、存津液,时时顾护正气之精神的体现。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讲解〕本条言发汗药的剂型选择。

发汗以选择汤剂为优,因汤剂每可随证化裁,使药与法合,法与证符,故而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作汤不便时,亦可以丸、散等成药发汗,总以汗出为度。

小结

上四条论述了汗法最宜使用的时令,发汗的要求,汗出的程度,汗后不同情况的处理,以及汗法使用剂型的选择等,可以看作是本篇的总论。以下将分别论述汗法的适应证。

复习思考题

结合桂枝汤方后注,谈谈使用汗法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