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总论】
夫霍乱之病,多起于仓卒之间。大概多劳困饥饿之人,素有内伤,又感夏秋露卧贪生食冷,毫无禁忌,因此致病速于置邮。又有一种温疫流行之霍乱,不定于何年何时,不分男女老幼,相传染者极速,多者几省,少者数郡,更少者数乡,不得治法,殒命倾刻。当今治斯证者,通用藿香正气散,以为必效之药,效者固有,不效者亦多,此方对于实证霍乱犹可,若对于虚证霍乱,更不相宜。余治温疫霍乱,多遵《医林改错》、《景岳全书》二书,相互参用,四十年来治愈者不少矣。
馨山按:天下患病最速者,中风而外,厥惟霍乱。夫霍乱一证,乃风寒暑湿饮食之邪,糅莒杂投,挥霍变乱,吐泻交作,得病于须臾之间,而人之生死存亡系焉,甚可畏也。治此症者,古人用磁锋刮痧,今人以针代之。盖上吐下泻,药不能入口,非针不可。医云:“一针二灸三用药”。惟霍乱更得先用针以止呕吐,后用药以止泄泻,此一定治法手续,而不容或紊也。要知霍乱之病有三种焉,曰湿;曰干,曰温毒。能吐泻者为湿霍乱,不能吐泻者为干霍乱,亦称绞肠痧。湿则有暑邪,干则有寒邪,暑则利湿,寒则温中,此藿香正气散、附子理中汤,治干湿霍乱之良方也。至于温毒霍乱,辛苦劳力之人,肾水受伤,津液不足,内有蕴热又加六淫外感,得病如迅雷烈风,猝不及防,愈者甚少。民国七年秋,吾杞温毒霍乱流行,多系粗人,当时用针药治愈者,十分之二三,于此见温毒霍乱之不易治也。总之,霍乱病症先针后脉,针而不愈,参之以脉,脉实则泻,脉虚则补,如此调治,对于霍乱一门,庶乎不误矣。
【医案】
【案一】
余友蒋君王如之令正,患霍乱。招余诊视,六脉欲绝,冷汗似雨,四肢如冰,满面浮红,声音已哑,大渴思饮,看服过方药,皆止渴清热之味,吁!误也。此乃毒邪已尽,不知温补,变成元阳失散、真火飞越之证。倘再不以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之法,决无生理。即用参芪桂附汤:
党参30克,熟地60克,炙黄芪60克,附子60克,炮姜24克,白术60克,炙甘草15克。
煎成冷服。遵《内经》“用热远热”之义,一帖减半,二帖痊愈。
按:夫霍乱之为病,多骤然发作,呕吐下利,倾刻间呈挥霍撩乱之状,故名霍乱。《灵枢?五乱篇》:“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霍乱吐利后,伤阴亦亡阳,是案乃阴竭,元阳浮越于外,与《伤寒论》338条之证治颇相似。翟氏洞悉毫厘,遂投参芪桂附纳气回阳之品,二剂而愈,足见其学术造诣之深矣。
【案二】
城内关帝庙后有韩老山者,年四十余。七月患霍乱,上吐下泻,四肢抽搐,肚腹疼痛,药不能入口。余至时病已三日,先针承山、昆仑二穴,抽搐随止,又针足三里、中脘而吐停疼止。后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广藿香10克,白芷10克,大腹皮6克,陈皮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半夏10克,扁豆10克,西砂仁6克,川断10克,川牛膝6克,炮姜6克。
水煎服。一帖轻,二帖痊愈。
按:针药并用,切中要害,一举病廖,可谓治法之娴熟也。
【案三】
北郭外童庄童姓小儿,年八岁,患霍乱。余至时脉见屋漏,二目直视,口张不合。出门十余步,儿竟呜呼矣。
按:甚有见的,非针药可救其垂危,故未治即殁。
【案四】
童庄樊姓妇,患霍乱。迎余疗治,入其室见停棺三口,俱系霍乱病死,令人寒心。诊得妇人之脉细劲有力,知是瘟毒蕴藏,用景岳刮痧法,将前后背心刮十余次,遂出许多紫泡黑点,皆用针挑破,流出黑血。又针足三里、内关两穴,服解毒活血汤三帖而痊愈。
解毒活血汤
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芪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川芎10克,川朴7.5克,砂仁10克,半夏10克,粉甘草6克,水煎服。
按:翟氏临证,非一法而足,有针药并用,有针、药、刮痧三法同施,意在扶正祛邪,救人于病危之中。是案采用的解毒活血汤乃王勋臣创治瘟毒吐泻转筋(即霍乱)之首方。用之“活其血,解其毒,未有不药而愈也”。治本案略有加减化裁,收效甚著,师古而不泥古也。
【案五】
邑增生李蓬仙先生,于七月患霍乱,上吐下泻,滴水不能入口,腹内疼痛非常。邀余诊治,六脉沉迟,内有阴寒,吐泻不能服药,先针尺泽穴放去毒血,次针三里穴调阴阳,再针中脘穴,泻止吐停。用霍香正气散加减,一帖遂愈。
加减藿香正气散
广藿香10克,白扁豆10克,大腹皮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2克,炮姜10克,油桂6克,陈皮6克,桔梗30克,香附6克,白芷6克,川朴6克,苍术10克,甘草6克。
按:三针鼎立,祛邪夺命真高手也。再用藿香正气散以断其后,余邪荡尽,正气恢复,体泰安康。
【案六】
吾杞典史任照恩先生,八月间患霍乱。邀余诊视,只见满面灰黄,指甲皆清,四肢抽搐,上吐下泻,腹疼欲绝,六脉按至附骨无有,真逆症也,纵有仓公卢扁无能为矣。去后遂殁。
按:此案虽未投以针药,非其不忍心救治也,奈一派败象,针药亦无能为力,虽有起死复生之术,犹难活命,与此足见翟氏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案七】
东郭外史庄李其兴之妇,年四十余。偶患霍乱,诊得六脉细弱,幸尚有神,邪毒已尽,元气不复,无须用针,又见室内停棺四口,问系何人,言是父子四人,皆患霍乱而死者。余知此妇操劳过度,恸伤心血,宜用参术枣仁汤。
党参10克,当归10克,白术12克,川芎片6克,炒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菖蒲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熟地12克,广陈皮6克,香附10克。
水煎服。两剂轻,四剂痊愈。
按:翟氏治病,非拘一格,辨证清楚,遣方投药,必效若桴鼓。是案虽系霍乱,然毒尽元气不复,故弃霍乱而不治,投以气血双补之药而奏效。
【案八】
陶凌岗杨某,于八月初夜间患霍乱。天明请余疗治,但见冷汗如雨,四肢抽搐,精神昏愦,声音已哑,六脉微细,幸而未绝,此因邪尽正虚,非大补回阳不可。伊父曰:“倘补住邪气如何?”余曰:“脉现微细,显然无邪,抽筋音哑,乃气虚血亏,不能荣养经络,现存一点元气,若再不补元气,已绝无可为矣。”治以参芪桂附汤。
党参60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炙黄芪30克,熟地24克,肉桂10克,炮姜12克,附子12克,牛膝10克,乌梅5个,五味子10克。
水煎服。一剂病势减半,二剂痊愈,方信余认证不讹也。
按:霍乱为病,吐泻益甚,伤阴亡阳,阴阳离决,半日间可毙命。是案败象已露,翟氏却诊为“邪尽正虚”,败中寓有生机,非真知卓识者,安敢下此断语,即投以回阳补气之参芪桂附汤,力挽异端,药到病除,真国手也。
【案九】
四科柳村李邦兴之孙媳,患干霍乱。欲吐不能,欲泻不得,绞肠疼痛,面白唇青,冷汗如雨,坐卧不安。请余诊时,六脉闭绝,几次发昏,余命急炒大盐60克,开水冲服,饮半碗遂大吐大泻。又针尺泽、委中穴,放去恶血,病势少停。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5克,清半夏10克,大腹皮10克,砂仁10克,川朴10克,苍术6克,广木香6克,牙皂3克,广郁金10克,建泽泻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二剂痊愈。
按:干霍乱,俗称“纹肠痧”,乃暑湿秽浊之邪壅遏中焦,气机窒塞,上下不得通畅所致,故见欲吐不能吐,欲泻不能泻。《霍乱论》云。“霍乱一病,每发于夏秋之间者,正以湿土司气,而从热化耳。”干霍乱为霍乱病中之重症,翟氏治此案用盐汤探吐,以涌其邪,针刺以去其恶毒,上下畅通,毒邪己去,病势大减,再服藿香正气散以善后,措施精当,收功显著。
【案十】
唐寨袁某,年三十余,八月患霍乱。邀余诊治,六脉洪大,吐泻交作,绞肠疼痛,两腿抽搐,指甲发青,瘟毒正盛。先针尺泽、委中穴,放出毒血,次针足三里、内关、中脘、昆仑、承山各穴,内服解毒活血汤。一帖见效,二帖痊愈。
解毒活血汤
桃仁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10克,花粉7.5克,红花4.5克,半夏10克,知母肉10克,广藿香6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古人云:服药不如灸捷,灸捷不如针快,一针,二灸,三吃药。翟氏对此要领,心领神会,得心应手,如囊中取物,信手拈来,投其病所,必中要害,立起沉病。王勋臣云:“治霍乱,初得病用针刺其胳膊里弯处,血管流紫黑血,毒随血出而愈,胳膊弯处,是穴名曰尺泽。”翟氏深得王氏针药并用之奥,每用必获良效。
【案十一】
邑北柿园村李文祥,二十一岁,秋季患霍乱,三日未愈。迎余往治,见患者身带二十余针,某医云:“须隔一夜,方可起针”。患者呕吐泄泻不止,腹疼如故,而脾脉虚细,肝肾脉濡弱,此邪尽正虚,补犹恐不及,何可再针。余将针概为起去,用十全大补汤三服而瘳。夫针用以杀毒,毒尽当止,隔夜起针,庸医惑众,令人费解。
十全大补汤
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茸7.5克,熟地18克,炙芪12克,杭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6克,水煎服。
按:针刺治病,当补则补,当泻则泻,补泻留去,视证而施。庸医不解其意,惑众罔为,令人可恶。翟氏之言虽逆耳,然中肯,宜引为鉴戒。
【案十二】
余表侄年六岁,于五月间患霍乱。吐泻二日不止,脉皆细小,幸喜有神,面无败色,此时气血双亏,先针足三里、中脘二穴,俱行补法,复针内关穴,吐泻稍止。用参苓桂附汤: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附子6克,丁香3克,肉桂6克,炙黄芪15克。
煎成冷服,仍吐不受。余曰;“吐者任吐,服药无停。”约有二、三时许,吐已减,三日服四帖,饮食渐进,元气日复。又调理二十余日,始能行步。
按:初为霍乱,吐泻后邪尽正虚,气血双亏,欲速取效则不达。翟氏采用服药和调治后天并重的原则,取效甚捷,可以效法。
【案十三】
西堤外杨拔贡庄杨某,年五十余,六月患霍乱,迎余时亦已三日。二目天吊,角弓反张,冷汗淫淫,面色如土,唇青似靛,六脉细濡,虚证俱现,众医纷纷,有云“折背风”者,有云“看天风”者,有云“吊眼风”者,有云“白眼翻”者,此等鄙理之言,令人可笑,不知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终于足小趾,行背后,吐泻太过,气血少而不能养筋,令人反弓上视。据此确系虚证无疑,遂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连服二帖,眼不吊,背不反。更进二帖,脉复元,冷汗收矣。四帖痊愈,若作风治,死生尚无可定也。
加减十全大补汤
党参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熟地15克,全当归10克,杭白芍12克,肉桂6克,炮姜10克,桂枝10克,砂仁6克,升麻3克,怀山药10克,五味子6克
按:翟氏对此案胸有成竹,力排众议,据理一击,以十全大补,救患者于垂危之中,非具高超技艺,安能挽此狂澜。
【案十四】
邑北赵寨黄姓,七月初患霍乱,三日未愈。迎余治时,吐泻已止,惟虚汗淫淫,精神恍惚,四肢冰冷,饮食不进,六脉虚细,此因吐泻太甚,元气大伤,非补不可,遂用参苓桂附汤加减。
党参24克,贡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12克,熟地15克,巴戟天12克,破故纸12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炙黄芪12克,油桂10克,附子10克,炮姜10克,山萸肉10克,茯神6克,炒枣仁6克,石菖蒲10克。一服见效,三剂痊愈。
按:断案精湛,用药恰当,足资效法。
【案十五】
务岗村务姓妇,年七十余,六月患霍乱。迎余治时,泻止而吐不停,胃脉极细,此因邪去正虚,火性炎上,所以呕吐不止,饮食不进,命如游丝。又看某医之药,尽是半夏、砂仁、紫豆蔻、陈皮之类,意在降气,不知气足者降下,气虚者泛上。古人云:“寒就湿,火就燥,自然之理也。”遂用参苓桂附汤:
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党参12克,川牛膝10克,肉桂10克,附子12克,炮姜10克,丁香2.4克,熟地30克。
煎成冷服,投其假热之所好。初服仍吐,一帖未终而吐轻,二帖而吐止。后改调理脾胃之药,又服三帖而痊廖。
按:翟氏所论极是,遣方精当,服用有法。如斯,非活人命,岂有他哉。
【案十六】
西肥寨有秦风山者,以事赴县,正走间,即云腹痛,晕倒在地。请余往诊,见面唇极青,四肢冷过时膝,六脉皆无,又无家人在侧,吉凶无人作主,余辞欲去。众人曰:“医者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者也,倘治不愈,以后有事我大家均愿作证。”余只得从众之请,先针委中、尺泽,尽放出毒血,又针十宣穴,皆令出血,复针人中、内关、中脘、承山、关元、昆仑诸穴,鼻内又吹红灵丹,遂将雷公散15克灌下。半时许,病者遂能呻吟,次能言,又待二时,竟获痊愈。由此看来,急病针法必不可少也。
按:此案之患者,命在倾刻。翟氏针到病除,救其活命。噫!医虽小道,济世活人之道大矣。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
夫 之初发,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肿微赤,泪欲汪汪,腮赤面肿,皆是出 之兆,一冒风寒食积,论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则遍身膨胀,眼赤封闭,或壮热无汗,气粗气喘,呕吐,惊搐,鼻煤,咳嗽声哑,至五六七日不见点者,急用表散以升发之,用麻黄汤主之。若 出稠密如云,片疙紫红干燥,其毒甚重,表时宜表,回时速当清火解毒为要,此时宜用清龙汤或双解汤使之。大便燥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放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医治病趣闻,既不同于单纯以猎奇为目的的传说,也不同于纯粹的医家学术经验介绍,而是一种将故事与医案结合在一起的“故事性医案”。每个医案都以史实为依据,既有包括事件始末在内的故事情节,还有治疗的方法等,寓医理于故事之中,读者不妨一读。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
四肢伤,在战伤中占70%,其中骨折约占60%,在平时,工农业生产、交通、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意外事故,骨折也很多见。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若处理不当,可以导致残疾和死亡。
【肾脏一般结构】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相通的小管组成。人类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肾小体90%以上分布在肾皮质部分。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包围在其外的肾小球囊组成。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它的两端分别与入球动脉及出球动脉相连。肾小球外覆以肾小球囊,肾小球囊的壁层上皮
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和主观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意识在医学上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医学中意识是指精神活动的清晰度和清晰范围。对主观自身状态及其活动的辨认能力称自我意识,又称人格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辨认能力称周围意识或环境意识。意识和意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清晰状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是为满足一般大众对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出版的。本书以《默克诊疗手册》的内容为基础编写。可以说就是一本《默克诊疗手册》普及本。首次出版于1899年的《默克诊疗手册》是连续出版最久、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英语医学教科书。该书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患的各科疾病,例如:内科、外科、小儿科、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