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医学三字经 / 虚劳方

虚劳方

归脾汤

此方补养后天第一药。治食少、不眠、怔忡、吐血下血、大便或溏或秘、妄梦健忘、七情所伤、遗精带浊,及女子不月等证。

炙芪(三钱) 人参 白术(蒸) 枣仁(炒黑) 当归身 茯神 龙眼肉(各二钱) 木香(五分) 炙草(一钱) 远志(五分,去心)

水三杯,煎八分,温服。高鼓峰去木香加白芍一钱五分,甚妙。咳嗽加麦冬二钱,五味七分;郁气加贝母二钱;脾虚发热加丹皮、栀子。

六味地黄丸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凡一切吐血、下血、咳嗽、不眠、骨蒸、遗精、淋浊,属于阴虚者,无不统治之。

熟地(八两) 山茱肉 怀山药(各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研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晒干。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一日两服。加五味子,名都气丸。加麦冬,名八仙长寿丸,治咳嗽。本方减两为钱,水煎服,名六味地黄汤。

八味地黄丸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腰膝无力,饮食不进,肿胀疝瘕,阳痿遗精带浊,属于元阳虚者,无不统治之。

即六味丸加附子、肉桂各一两。本方去附子,名七味丸,能引火归源。本方去附子加五味子,名加减八味丸,治大渴不止。本方加牛膝、车前子,名济生肾气丸(俗名金匮肾气丸),治水肿喘促。本方减两为钱,水煎服,名八味汤。

小建中汤(仲景)

此方为治虚痨第一方,今人不讲久矣!凡痨证必有蒸热,此方有姜桂以扶心阳,犹太阳一出,则爝火无光,即退热法也。凡痨证必饮食日少,此方温脾,即进食法也。凡痨证必咳嗽,此方补土以生金,即治嗽法也。凡痨证多属肾虚,此方补脾以输精及肾,所谓精生于谷也。今人不能读仲景书,反敢侮谤圣法,徒知生脉、六味、八味、归脾、补中,及款冬、贝母、玉竹、百合、苏陈酱、地黄炭之类,互服至死,诚可痛恨!

生白芍(三钱) 桂枝(一钱五分) 炙草(一钱)

加生姜一钱五分,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入饴糖三钱五分烊服。加黄芪二钱,名黄芪建中汤,治虚痨诸不足。饱闷者去大枣加茯苓二钱,气逆者加半夏一钱五分。此方人参、当归、白术,俱随宜加之。

金匮炙甘草汤

肺燥、肺痿、咽痛、脉代等证。

生地(四钱) 桂枝木(一钱) 阿胶(一钱五分) 炙草(二钱) 人参(一钱) 麦冬(二钱五分) 枣仁(原方火麻仁一钱五分)

加生姜一钱,大枣二枚,水一杯,酒半杯,煎八分服。

喻嘉言清燥救肺汤

治燥气郁而成痨。

桑叶(经霜者,去蒂,三钱) 人参(一钱) 石膏(二钱三分,研) 杏仁(去皮尖,一钱二分) 甘草(一钱二分) 麦冬(一钱) 枇杷叶(去毛,蜜炙,一钱三分) 黑芝麻(一钱五分,炒研)

水二杯半,煎八分,热服。痰多加贝母三钱,或加梨汁半盏。

金匮薯蓣丸

治虚痨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 阿胶(各七分) 芎 芍药 白术 麦冬 杏仁 防风(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干姜(三分) 白蔹(二分) 大枣(百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分,去声。古以二钱半为一分。)

金匮大黄䗪虫丸

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伤,内有干血,肌肉甲错,目黯黑,缓中补虚。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漆(一两) 干地黄(十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个) 蛴螬(一升) 䗪虫(半升)

愚按:以搜血之品,为补血之用,仿于《内经》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张路玉以此丸药料及鲍鱼入绒毛鸡腹内,黄酒童便煮烂,汁干,将鸡去骨取肉,同诸药悬火上烘干为末,加炼蜜为丸。每服二钱,以黄酒送下,日三服。代䗪虫丸甚妥。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