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医学三字经 / 水肿方

水肿方

五皮饮

此方出华元化《中藏经》,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所以为治肿通用之剂。

大腹皮(酒洗) 桑白皮(生。各二钱) 云苓皮(四钱) 陈皮(二钱) 生姜皮(一钱)

水三杯,煎八分,温服。上肿宜发汗,加紫苏叶、荆芥各二钱,防风一钱,杏仁一钱五分。下肿宜利小便,加防己二钱,木通、赤小豆各一钱五分。喘而腹胀,加生莱菔子、杏仁各二钱。小便不利者为阳水,加赤小豆、防己、地肤子。小便自利者为阴水,加白术二钱,苍术、川椒各一钱五分。热加海蛤三钱,知母一钱五分。寒加附子、干姜各二钱,肉桂一钱。呕逆加半夏、生姜各二钱。腹痛加白芍二钱,桂枝一钱,炙甘草一钱。

导水茯苓汤

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按而塌陷;胸腹喘满,不能转侧安睡,饮食不下;小便秘涩,溺出如割,或如黑豆汁而绝少。服喘嗽气逆诸药不效者,用此即渐利而愈。

泽泻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三两) 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皮 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五分)

上㕮咀,每服一二两,水二杯,灯草三十根,煎八分,食远服。如病重者可用药五两,又加麦冬及灯草半两,以水一斗,于砂锅内熬至一大碗。再下小锅内,煎至一钟,五更空心服。

加减金匮肾气丸

治脾肾两虚,肿势渐大,喘促不眠等证。

熟地(四两) 云茯苓(三两) 肉桂 牛膝 丹皮 山药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各一两) 附子(五钱)

研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灯草汤送下,一日两服。以两为钱,水煎服,名加减金匮肾气汤。但附子必倍用方效。加川椒目一钱五分,巴戟天二钱,治脚面肿。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