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龙须草

龙须草

(野席草 乌龙须附)

一名叉鸡草,绿袍草,铁线草,铁线筒,人字草。似扁蓄而小,细圆,与《纲目》石龙刍别。○《百草镜》云:生山泽。谷雨后发苗,与野席草相类,但席草之叶直上,此草横生布地,小满时抽茎,开花青细。○《德胜堂传方》:棒槌草,亦名丫鸡草。治跌打。○汪连仕方:瓯人以此织席。有石龙刍、草龙刍之名,后讹刍为须。土产者即叉鸡草,又名鹿跑草。治一切疮疥,至真织席龙须,其性温和,散风火,大理湿热。

治口咽诸毒,火症牙痛。

野席草

生山泽水旁。较席草稍短细,亦名龙须草。清明后生苗,小满时开花细小,根类竹根,黑色。入药取根用。

止血崩,风气疼痛,鹤膝风,梦遗。酒煎服,汤煎洗,出汗。(《草药鉴》) 利湿热,治癃淋,精浊,崩中,湿痹,鼻衄,痄腮,明目,疣痛,口咽诸毒火症,鹤膝风。(《百草镜》) 瘰疬,痰核。(王用予) 鼻中不时出血,野席草根煎服。(《一盘珠》)

齿牙疼痛,动摇欲落者。《仁惠方》:用野席草根煎汤代茶服,一二日牙疼自止,永不再发。齿牙动摇者,亦坚固如石。

乌龙须

徐一士云:有乡人行野田中,见老乌桕树上,挂生细长草一丛,如灯心状,下垂。一道士指谓曰:此名乌龙须,乃五福星所照在树而生此。取晒藏之,可治痼疾,一切血症。乡人如其教,后用颇验。

治痈肿,一切血症,劳瘵。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