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南天竹

南天竹

即杨桐。令人多植庭除,云可辟火灾。《纲目》木部南烛条,载其枝叶功用云:苦,平,无毒。止泄除睡,强筋益气,久服长生不饥,变白却老。并引《上元宝经》言,服草木之王,气与神通;食青烛之精,命不复殒。皆谓指此。而于其寻常日用功用,概不着录。至其所引附方,亦仅取《圣惠方》中之治风疾及误吞铜钱而已。余亦未之及焉,故悉补之。○王圣俞云:乌饭草乃南烛,今山人寒食挑入市,卖与人家染乌饭者是也。南天竹乃杨桐,今人植之庭除,冬结红子,以为玩者,非南烛也。古方用乌饭草与天烛,乃山中另有一种,不可以南天竹牵混,此说理确可从之。明目乌须,解肌热,清肝火,活血散滞。《食物宜忌》云:南烛叶,味苦,性平。《从新》云:苦、酸、涩,平。

子(名红杷子) 治八角虱,同水银捣烂擦之即除。亦可浸酒,去风痹。《从新》云:南烛子,酸、甘,平。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子白色者,名玉珊瑚。)

小儿天哮三奇方:用经霜天烛子、腊梅花各三钱,水蜒蝣一条,俱预收,临用,水煎服,一剂即愈。

下疳,久而溃烂,名腊烛疳。《不药良方》:红杷子烧灰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调搽,即愈。

阴茎泄。《慈航活人书》:红杷子烧灰存性一钱,加冰片五厘,麻油调搽。

三阴疟。《文堂集验》:南天竹隔年陈子,取来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

解砒毒。刘霞裳云:凡人食砒垂死者,用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立活。此方,刘在松江府署亲试验者。如无鲜者,即用干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

叶 洗眼,去风火热肿、眵泪赤痛,及小儿疳病,取其叶煎汤代茶服。○却疫仙方。《行箧检秘》:凡人稍觉头疼、身体酸困,便即感冒寒邪,急宜服此药发散,毋使传经,变成时疫。此方经验多人,神效异常。用乌梅、红枣各三枚,灯心三十根,南天竹叶三十片,芫荽梗三段,(无芫荽,以葱白三节代之,亦可。)甘草、麦冬各三钱,小柴胡二钱,水二锺,煎一锺。不拘时温服,微汗即愈。

瘰疬初起。《百草镜》:南竹叶、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四两,陈酒四壶,隔水煮透,一日三服,半月除根。每服药酒,须吞丸药。○丸药方:僵蚕一斤,炒研,砂糖和丸,桐子大,每次吞一钱。

梗(今人画眉笼中置之,可去鸟风。) ○作箸,可治膈,食膈气。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