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桂子

桂子

(桂丁 桂耳 桂根)

《学圃余蔬》:有一种四季开花而结实者,此真桂也,闽中最多,常以春中盛开。凡桂,四季者有子,此真桂也。江南桂,八、九月盛开,无子,此木樨也。○《临海志》:唐垂拱四年三月,月桂子降临海,芳香有桂气味,食之和畅。宋绍定间,舒某于天台山,得月桂子二升,大如樟子,无皮,色似白玉,纹如雀卵,中有仁,嚼之作芝麻气,以之杂菊入囊为枕。有散佚石缝中者,旬日辄出,树叶柔长,经冬犹在,种入盆中,久之亦失所在。

性温,味辛。平肝暖胃,胃脘寒痛甚宜。○《药性考》:甘辛。温中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哕。

桂丁

《百草镜》云:形如吴茱萸,出广西交趾,乃肉桂子也。

治心痛,辟寒邪胃痛。《百草镜》:桂丁研细,酒下三钱。

桂耳

出开化山中,乃多年老树蒸出蕈也。面红色,土人采得,以治血疾。

治一切血症及吐血。

按:《纲目》分桂为五种。曰桂,即今所谓交桂;曰牡桂,今广桂;曰箘桂,俗唿木犀;曰天竺桂,浙中山桂也,有子如莲;曰月桂,四季有花者。此桂子乃天竺桂子也。《纲目》失载主治。若月桂,则固载其子矣。曰桂丁,乃广桂子,《纲目》亦不言其主治。至于桂耳,则各桂皆有之,性亦略同。《纲目》皆不载,悉为补之。○和霁园《夜谈随录》:吕司马季弟琪,从司马官岭南,署中有小院,颇幽静。旧有古井,在轩右,井畔有二老桂,大合抱。值夏夜,月光甚皎,琪纳凉轩下,闻井中有声不绝,凭栏窥之,见井水白如银,中有红丸,大如弹子,约数十百点,光明如火,向上竞相跳跃,渐跃渐高,去栏仅尺余,琪惊白司马。次日,命夫缒下探之,无他异,得桂子数十粒,鲜赤如新。琪即戏以井水服之,日七枚,七日而尽,盖适取得四十九枚也。后琪寿至九十九岁,无疾而逝。平原董太史曲江与琪善,亲见而志之。○敏按:今月桂子,如莲菂,鲜者色青,干之淡黑色。吕琪所见,大如弹丸,鲜赤如新,当别是一种。考《天地运度经》云:太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天神青要玉女三千守之,其实赤如桔,人食之一年,可以上升,或是此种。惜琪公所服,只四十九枚耳,故得寿。

桂根

陈年入土最深者,入药用。

贴牙痛,可断根。即取桂树根上皮用。

《学斋咕哔》:花中惟岩桂四出。予谓土之生物,其数皆五,故草木花皆五,惟桂乃月中之木,居西方地,四乃西方金之成数,故花四出而金色,且开于秋云。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