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臭梧桐

臭梧桐

(臭牡丹)

生人家墙砌下,甚多,一名芙蓉根。叶深绿色,大暑后开花,红而淡,似芙蓉,外苞内蕊,花白五出,瓣尖蒂红,霜降后苞红,中有实,作紫翠色。○《百草镜》云:一名臭芙蓉,其叶圆尖不甚大,搓之气臭,叶上有红筋,夏开花,外有红苞成簇,色白五瓣,结实青圆如豆,十一月熟,蓝色,花、叶、皮俱入药。○周廷园云:臭梧桐,一年三月、十月两次作花,若叶无红筋,搓之不臭者,非。○《学圃余疏》:臭梧桐者,吴地野产,花色淡,无植之者。淮扬间成大树,花微红者,缙绅家植之中庭,或云,后庭花也。独闽中此花鲜红异常,能开百日,名百日红。花作长须,亦与吴地不同,园林中植之,灼灼出矮墙上,至生深涧中,与清泉白石相映,永嘉人谓之丁香花。

汪连仕《采药书》:秋叶,俗唿八角梧桐,味臭,又名臭梧桐。取根皮捣汁如胶,为土阿魏,能宽筋活血,化痞消癥。

《群芳谱》:臭梧桐,生南海及雷州,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大如手,作三花尖,长青不凋,皮若梓,白而坚韧,可作绳,入水不烂,花细白如丁香,而臭味不甚美,远观可也。人家园内多植之,皮堪入药,采取无时。

敏按:臭桐与梧桐,有家、野之别。家生者成树而高大,野生者本小不成树,不过三、四尺,花色粉红,亦无大红纯白者。二种俱可入药,功用亦相近。

治独脚杨梅疮,洗鹅掌风,一切疮疥,煎汤洗。汗斑,湿火腿肿,久不愈者,同菴闾子浸酒服。并能治一切风湿,止痔肿,煎酒服。贴臁疮,捣烂作饼,加桐油贴,神效。

半支风。《百草镜》:取叶连根,挂于风头廊下,吹干,将叶烧灰入瓶内,每早服三钱,酒吞。○又《邢虎臣验方》:用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验过神效。

治半边头痛。用川椒五钱,臭梧桐叶二两。先将桐叶炒黄,次入椒再炒,以火酒洒在锅内,拌和取起,卷在绸内,扎在痛处,吃热酒一碗,取被盖颈而睡,出汗即愈。

一切内外痔。《急救方》:用臭梧桐叶七片,瓦松七枝,皮消三钱,煎汤熏洗,神效。

花 治风气头风。《集听》:凡头风,用臭梧桐花阴干,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临卧酒下三服,无不愈。

止痢。《必效方》:用隔年臭梧桐花,煎汤服,即愈。

叶 消臌胀疝。《救生苦海》:臭梧桐叶一百片,煎汤服三、四次。

拄心疝。华玉先《试效之方》:臭梧桐叶,每岁用一片,共岁若干,叶若干,清水洗叶,用无灰白酒煎服。

外痔。《黄氏医抄》:用臭梧桐叶煎汤洗,数次愈。

梧桐酒。《经验广集》:治内外一切乳毒。用臭梧桐,春夏取头三个,秋冬取根,捣烂,绞汁,对陈酒热服,取汗为度,神效。

豨桐丸。《济世养生集》:此丸治男、妇感受风湿,或嗜饮冒风,内湿外邪,传于四肢脉络,壅塞不舒,以致两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凡辛劳之人,常患此症,状似风瘫。服此丸,立能全愈。用地梧桐,俗谓臭梧桐,不论花、叶、梗、子,晒干切碎为末一斤,豨莶草炒磨末八两,二味和匀,蜜丸如梧子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番茹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其痛即瘥。或煎汤洗手足亦可。

茎中虫。治风毒流注。

臭牡丹

叶形与臭梧桐相同,但薄而糙,气亦臭,五月开花成朵,一蒂百花,色粉红。

洗痔疮,治疔。《赤水元珠》: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即愈。

一切痈疽。淳安陈老医云:用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立消。

脱肛。《秘方集验》:先将臭梧桐叶煎汤洗,后将浮萍草末掺上,不脱矣。(应昌按:梧桐二字,疑牡丹之讹,否则此方宜列入臭梧桐诸方之内,惜不得原书正之。)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