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宜母果

宜母果

《岭南杂记》:似橘而酸,又名宜濛子。○元吴莱有宜濛热水歌。○《粤语》:宜男子,似橙而小,二、三月熟,黄色,味极酸。孕妇肝虚嗜之,故曰宜母。元时于广州荔支湾作御果园,栽种里木树,大小八百株,以作渴水。里木即宜母子也,一名黎濛子。《吴莱诗》:广州园官进渴水,天风夏热宜濛子。百花酝作甘露浆,南园烹成赤龙髓。盖以里木子榨水煎糖也。蒙古以为舍里别,即渴水也,一名药果。当熟时,人家竞买以多藏,而经岁久为尚。汁可代醋,染大红,以其汁调乃上。○《药性考》:黎朦子大如梅,形似橘。孕妇宜食,能辟暑,即宜濛子。孕妇食之能安胎,故又名宜母。

腌食,下气和胃,怀孕不安食之良。制为浆,辟酷暑,又能解渴。○宜母子以盐腌,岁久色黑,可治伤寒痰火。(《粤语》)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