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酒酿

酒酿

(酒蕈)

俗名酒窝,又名浮蛆。乃未放出酒之米酵也。味酽厚,多饮致腹泻。性善生透,凡火上行者,忌之。

味甘辛,性温。佐药发痘浆,行血,益髓脉,生津液。

赤眼淹缠。《祝氏效方》:杜仲、厚朴、桑白皮、槟榔各一钱,取雄鸡肝一个,忌见水,去红筋,入白酒酿六两,隔汤蒸熟,去渣,以汤肝食下,隔二日再服一次,全愈。

小儿鼻风,吹乳肿痛。《刘起堂经验方》:用酒酿和菊花叶敷上,立愈。无叶用根,甘菊叶尤佳,捣汁冲和服,更效。

吹乳方。《周氏家宝》:用苎麻根嫩者炒,和白酒酿少许,共捣烂敷患处,一日夜即消。忌食发物。

头风。用苍耳子、白芷、谷精草各五钱,川芎三钱,甜酒酿四两,老酒二碗,煎一碗服。(《妙净方》)

梦遗白浊。酸梅草二钱,孩儿菊二钱。捣取汁,加不见水酒酿,空心量服。(《救世青囊》)

难产。用酒酿、麻油、蜂蜜、童便、鸡子白各半盏,煎温服,即下。

痘出不起。《不药良方》:用狗蝇七枚(冬日取蝇,在狗耳内。)捣烂,和酒酿服,即日发起,红润可观。

痘疮不起。《良方集要》:荸荠捣汁,和白酒酿,顿温服之。但不可顿大热,大热则反不妙,慎之。

保元丹 《千金不易方》:此丹张氏家传,已五世矣。黄精一斤,甘枸杞四两,酒酿五斤,好黄酒五斤。入罐煮一炷香,每饮一茶杯。药渣捣为丸,加胡桃肉八两,大黑枣八两,青州柿饼一斤。

酒蕈

生酒坛中,不恒有,凡藏酒之家,千百坛酒,间有一坛,启之中空无酒,下有蕈结于中。其蕈初结之时,酒上薄凝如衣膜,久则渐厚。一、二寸便能渗酒,将酒中精华醇酽之气,尽摄于膜内。膜乃渐厚,酒亦渐少,久久则酒干,所存十不余一。启视之,其膜如鲜海蜇,濡润而软,嗅之作酒香,微带霉蒸气。识者取之焙干,干者如瓜皮,面青黑,背作肉红色,湿软如棉,可入药。盖酒能生蕈,必坛系新出窑,未脱火气。而置酒之地,又为湿热所蒸,致中变而成此。故造酿家用坛,贵旧而不贵新也。金御乘自慈溪归,带有酒蕈,出以相示,云彼土亦罕得,间有之,然不多见也。

治一切酒伤、酒劳、酒疸,因酒成病诸症,服之立效。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