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脆蛇

脆蛇

《云南志》:顺宁府出脆蛇。见人则断,人去复续。取而干之,可治肿毒。○《滇黔记游》:出滇黔土司。长尺余,伏草莽,见人辄跃起跌数段,顷复合一,色如白金光亮。误拾之,触毒即毙。○陈鼎《蛇谱》:脆蛇产贵州土司中。长尺有二寸,圆如钱,嘴尖尾秃,背黑腹白,暗鳞点点可玩。见人辄跃起数尺,跌为十二段,须臾复合为一。不知者误拾之,即寸断,两端俱生头,啮人即毙。出入往来,恒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迳侧,则不知而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稍缓则碎矣,故名曰脆。予家多蓄奇药,曾购得其腊,见寸断处皆光润如新截然,亦一异也。○查《慎行人海记》:脆蛇出昆仑山。闻人声即寸断,人伺其断,钳取之。须寸各异处,待风干入药。若少顷无人声,寸寸仍续成蛇。

治色痨及惊疑丧胆诸症。(《玉镜新谈》)

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疠。其骨醋磨,围肿毒,良。

接断骨。《滇黔记游》:脆蛇,人得而腊之,用接断骨,价值兼金。视其上中下,治头腹胫股,无不效。

大麻风,痢。《滇略》:脆蛇,一名片蛇。产顺宁大候山中。长二尺许,遇人辄自断为三四,人去复续。干之色如黄金,治恶疽。腰以上用首,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近人货之为夹棍药。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