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 / 姜石

姜石

(《唐本草》)

【释名】[石羌]砺石 (〔时珍曰〕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为礓砾是也。俗作礓砺)。

【集解】〔恭曰〕姜石所在有之,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齐州历城东者好,采无时。〔宗奭曰〕所在皆有,须不见日色旋取,微白者佳。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热豌豆疮,丁毒等肿。(《唐本》)

【附方】(旧二,新三)

丁疮肿痛:(白姜石末,和鸡子清傅之,干即易,丁自出,神效。《崔氏方》)

乳痈肿大(如碗肿痛。方同上。《外台秘要》)

产后胀冲(气噎。[石羌]砺石、代赭石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醋汤下。洁古(《保命集》)

通身水肿:(姜石烧赤,纳黑牛尿中,热服,日饮一升。《千金方》)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