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 / 绿盐

绿盐

(《唐本草》)

【释名】盐绿 石绿(《纲目》)

【集解】〔恭曰〕绿盐出焉耆国,水中石中下取之,状若扁青、空青,为眼药之要。今人以光明盐、硇砂、赤铜屑,酿之为块,绿色,以充之。〔珣曰〕出波斯国,生石上,舶上将来,谓之石绿,装色久而不变。中国以铜、醋造者,不堪入药,色亦不久。〔时珍曰〕方家言波斯绿盐色青,阴雨中干而不湿者为真。又造盐绿法:用熟铜器盛取浆水一升,投青盐一两在内,浸七日取出,即绿色。以物刮末,入浆水再浸七日或二七取出。此非真绿盐也。

【气味】咸、苦、辛平,无毒。

【主治】目赤泪出,肤翳眵暗。(《唐本》)点目,明目消翳。疗小儿无辜疳气。(李珣)

【附方】(新二)

胎赤眼痛:(盐绿一分,蜜半两,于蚌蛤内相和。每夜卧时浆水洗目,炙热点之,能断根。《圣济录》)

目暗赤涩(多泪。盐绿一钱,蕤仁去皮一钱,研热,入好酥一钱。研匀。每夜点一麻子。《圣惠方》)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