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 / 竹虱

竹虱

(《纲目》)

【释名】竹佛子(《纲目》)天厌子)

【集解】〔时珍曰〕竹虱生诸竹,及草木上皆有之。初生如粉点,久便能动,百十成簇。形大如虱,苍灰色。或云湿热气化,或云虫卵所化。古方未有用者。惟南宫从《岣嵝神书》云:江南、巴邛、吴越、荆楚之间,春秋竹内有虫似虱而苍,取之阴干,可治中风。即此也。

【气味】有毒。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能透经络,追涎。(时珍)

【附方】(新一)中风偏痹(半身不遂者。用麻黄,以汤熬成糊,摊纸上,贴不病一边,上下令遍,但除七孔,其病处不糊。以竹虱焙为末三钱,老人加麝香一钱,研匀,热酒调服,就卧。须臾药行如风声,口吐出恶水,身出臭汗如胶。乃急去糊纸,别温麻黄汤浴之。暖卧将息,淡食十日,手足如故也。《岣嵝神书》)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