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 / 斑鸠

斑鸠

(宋《嘉祐》)

【释名】斑隹(音锥)锦鸠(《范汪方》)鹁鸠(《左传》)注祝鸠(〔时珍曰〕鸠也,鹁也,其声也。斑也,锦也,其色也。隹者,尾短之名也。古者庖人以尸祝登尊俎,谓之祝鸠。此皆鸠之大而有斑者。其小而无斑者,曰隹,曰[葵鸟],音葵,曰荆鸠,曰楚鸠也。鸠之子曰䳕鸠,曰役鸠,曰糠鸠,曰郎皋,曰辟皋。扬雄《方言》混列诸鸠,不足据)

【集解】〔禹锡曰〕斑鸠是处有之。春分化为黄褐侯,秋分化为斑鵻原文为“隹鸟”。黄褐侯,青鵻原文为“隹鸟”也。〔宗奭曰〕斑鸠有有斑者,有无斑者,有灰色者,有大者,有小者。虽有此数色,其用则一也。尝养之数年,并不见春秋分变化。〔时珍曰〕鸣鸠能化鹰,而斑鸠化黄褐侯之说,不知所出处。今鸠小而灰色,及大而斑如梨花点者,并不善鸣。惟项下斑如真珠者,声大能鸣,可以作媒引鸠,入药尤良。鸠性悫孝,而拙于为巢,才架数茎,往往堕卵。天将雨即逐其雌,霁则呼而反之。故曰鹪巧而危,鸠拙而安。或云雄呼晴,雌呼雨。

鸠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明目。多食,益气,助阴阳。(《嘉祐》)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宗奭)食之,令人不噎。(时珍)

【发明】〔时珍曰〕《范汪方》治目有斑鵻原文为“隹鸟”丸,《总录》治目有锦鸠丸,倪惟德氏谓斑鸠补肾,故能明目。窍谓鸠能益气,则能明目矣,不独补肾已尔。古者仲春罗氏献鸠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食之且复助气也。

【主治】热饮,解蛊毒,良。(时珍)

【主治】治聤耳出脓疼痛,及耳中生耵聍,同夜明沙末等分,吹之。(时珍)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