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德堂医案》一卷,清云间李修之先生遣著也。其书中所记之案,上自公卿,下逮贩贾,所载多怪异之病,所用皆奇特之法,其及门诸子早己付刊,西秦田华臣先生序文亦云已有刻本。惟乃时家刻
黄鼓疔,走黄疔毒,散温肿及胸颈内热,便闭,防其内陷,拟化疔解毒。地丁草 银花 赤芍 大贝 连翘 黄芩 花粉 人中白 元参 薄荷 桔梗 淡竹叶 野菊花头疔红肿便闭,脉实者,必须用鲜生地、黄
三家医案者,叶天士布衣,薛生白征君、缪宜亭进士之所作也。青囊一肩,紫书三卷,壶公待用无遗;牛溲马勃,收藏不弃。盛以竹节,量以刀圭。赤箭 于云根,红盐拂于灶上。明珠耻其价,金镜惭其
张仲景着《金匮玉函经》,为万世医学之准绳;司马迁为淳于意立传,即后世医案之权舆。夸案,此种自负之通弊,甚无功效之足言。惟叶香岩之医案,录自门人之手,细心参玩,精义环生,洵堪称为临
清道光朝.浙医王孟英先生名士雄,潜斋半痴梦影.皆研医后之别字.其字梦影者.示药因证异.不执效方之义.着有温热经纬.即王氏五种行世.就中医案.都凡十一卷.虽大旨为救温补而设.实则随证制方
医案之作, 于明人。《四库全书》医家类着录薛己、陈桷两家医案,世鲜传本。惟明·江 《名医类案》、国朝魏之 《续名医类案》,乾隆间长塘鲍氏刊行之,同治间有重刻本。江氏征引古
今年风木司天.春夏阳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劳忧思.以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肝胆内风鼓动盘旋.上盛则下虚.故足膝无力.肝木内风壮火.乘袭胃土.胃主肌肉.脉络应肢.绕出环口.故唇舌麻木.肢节如痿.固
冬温十四日,身似凉,脉仍大有数意,而久按无力,是属邪减退,舌亦滑润,尚灰,两边黄其意首存津液也。此症病中经,至未经通走,故致肝热而作惊多怒,汤中有白薇,能定惊凉血,拟以治此。生玉竹(三钱
闻之士生斯世。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盖以良相良医皆可救斯人之疲癃生理残障。而不忍坐视其颠连而莫告也。然非识学兼到。相固不能济世。即医亦不能济人。吾考古之名相。无识
《名医医案选读》一书,旨在帮助中医函授大学的学生,以及自学中医的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古今医案的概貌,初步掌握古今名医某些医疗经验,为学生从理论学习阶段,顺利地进入临床实践指示门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并学会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从历代医案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医传统的诊治规律,更好地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增订本)》在原书选编范中林先生应用六经辩证诊疗的60多个病例基础上,新增病例7个:同时收录了范中林先生之女整理的1978~1979年范老受邀进京行医期间的临床实践记录——35则医案。从中可见范老的诊疗风格,善用经方,用药精练,配伍严谨,法度粲然。其中有5则医案,前文已刊,然所载用药不同,时日久远,难以考证,姑两存之,以作参考。
《王孟英医案》共2卷。清王士雄(孟英)着。陆士谔辑。此书为陆士谔将王氏3种不同医案(即《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重新按门分类编辑而成。此种分目方法,便于初学者采撷和临证参考。全书上、下2卷、凡58门。上卷以外感证为主,计16门,下卷述杂证,共42门。载有风温、湿温、冬温、呕吐、肿胀等诸多证候。此书现存1922~1937年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及上海三民图书公司排印本等。
人年四十阴气自平,从古至今,未尝不若是也。惟尊躯独异者,正气不足,湿痰素多,阳事早痿耳。予偶阅医书,夜卧臂在被外者,每易招寒而痛。妇人露臂枕儿者,亦易受凉而痛。此尊躯之病,虽非得
先大父秀山公云.老医断病如老吏断狱.善断病者必善治病.前哲陆九芝云.案者断也.方者法也.惟能断而有法.乃可称方案.旨哉言乎.夫吾国医学之发明.其源古矣.周秦时代.医师诊病之法.大率注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