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上古之人.禀天地浑穆之气以生.寿永而无病.中古自轩辕氏尝百草分经络.始知有药.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脉理辨病因.始知有医.圣人惧后世疾痼而不求治.则着灵枢素问内经诸书以垂世.后人宗之.代
余幼习医.凡足以羽翼仲圣伤寒论者.无弗究心.即知宋有常器之、庞安常、郭白云三先生.常氏之书.世无传本.庞氏刻本已鲜.家藏抄本.亦多缺误.原本藏江村袁氏.后归顾抱冲.抱冲殁.归员峤黄氏.近
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
《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注本,10卷。东汉张机(仲景)着,金成无已(聊摄)注。书成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为《伤寒论》第一个全注本。其原文之编排,卷1为《辨脉法》、《平脉法》;卷2~4为《伤寒例》、辨痓(痉)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卷5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法;卷6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法;卷7~10,辨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辨不可发汗病、可发汗病、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下病、可下病脉证并治法;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以及“辨不可吐”、“辨可吐”等。书前除仲景原
从“高等中医函授教材”中的顺序看,《伤寒论》是理法方药兼备的辨证论治着作,因此《伤寒论讲解》既是中医的基础理论课,又是中医的临床课。其中既涉及到外感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又涉及到多种杂病的辨证论治。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员能了解《伤寒论》概貌,熟习祖国医学对外感病病因、病机及其演变的基本认识,掌握六经辨证的内容和方法。具体要求则按教材各章内容统一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掌握”,为重点内容;第二级”熟悉”,为次重点内容;第三级“了解”,为非重点内容。学员在自学过程中宜按此三级要求分别主次,抓住重点,结合临床
《伤寒证治准绳》。八卷。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一介绍伤寒总例;卷二-四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卷五-六为合病、并病及汗下、吐后等病;卷七为劳复、食复、瘥后诸病、四时伤寒、妇人和小儿伤寒等;卷八分析伤寒脉法及伤寒治疗常用药的药性。本书引用各家学说颇多,对《伤寒论》原文作了详尽阐释。临床部分吸取不少后世治疗伤寒的方剂。作者在自序中称是书“为因证检书而求治法者设也”。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伤寒论辑义》,伤寒着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七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作者采辑从成元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加以折衷归纳,并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其原文则依宋·高保衡、林忆校订本。作者发挥其语言文字学功底,考核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效方,对读者颇有启发。
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证附,辨明异说,发挥隐旨。如麻黄、桂枝、白虎、承气汤证等,各以相关条目归纳类聚,揭示了伤寒方证一体的规律性。柯氏阐析、注疏,条理比较清楚,并能充分发挥个人见解。其以方类证的研究方法颇受后人推崇。在《伤寒论》注本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刊本颇多,现存十多种清刻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
《伤寒缵论》,清代张璐撰,2卷。为张氏注解研究《伤寒论》的着作。刊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其书取喻昌编次之序,采各家之注,参以己见,为之注释发明。上卷列六经病证各篇,下卷分脏结、胸痞、合并病、温热痉湿暍等篇。
医之为道。肇始于本草经。阐明于素难。至伤寒论而大备焉。本草经者神农氏之书也。素难者轩岐越人之书也。伤寒论仲景氏之遗书也。然本草之作于神农氏。世传其说而不经见。嘉
前哲徐洄溪曰。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故仲景之书有二。《伤寒论》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中来。
有熊氏作而医学肇兴含生育物疵疠不作周秦而降和华仓扁之雄各传其术以奏神奇汉张机氏审经脉和药石集经方之大成举世尊为医中至圣懿哉伤寒论一书亘万古莫能忒矣顾以年代贸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