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及其有关症状,老年人SMI的发生率比中青年人高,部分与高龄、心肌梗死,糖尿病等原因损害疼痛警报系统有关,美国约有数百万人患SMI,由此而导致每年数十万人的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因此,掌握本病的基本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概述

症状心肌缺血的病因

症状心肌缺血的病因主要动脉粥样硬化。

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

1.临床类型

(1)Cohn(1981)将SMI分为3型 Ⅰ型:占3%~5%,有SMI发作,但完全无症状亦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史,包括正常人和有心病易患因素的人群。Ⅱ型:占1/3,指无并发症心肌梗死恢复期中所发生的SMI。Ⅲ型:最常见,指心绞痛患者发生SMI。

(2)braunwald把SMI分为2型 Ⅰ型:为疼痛警报系统损害产生的冠状动脉疾病(无心绞痛)。Ⅱ型:为同一患者症状性(心绞痛)与SMI并存(相当于CohnⅢ型)。

2.临床特点

(1)发作的时间节律性有异同 一般认为SMI在上午多发,午夜少发,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一样,高发时间仍然在上午6~10时,可能与晨起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和皮质激素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强及纤溶活性低下因素有关,因为SMI发作前有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而且β阻滞药能降低这一时区SMI发作频率提示心肌耗氧增加在这一时间SMI发作起一定的作用,但夜间2~6时SMI发作频率老年人(18.1%)明显高于青年人(8.1%),这可能与老年人心功能差,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心室充盈压升高及左室扩张有关,

(2)ST段低压程度相同而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 老年人SMI发作时ST段低压程度与中青年人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8±0.6mm和1.7±0.6mm,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0.3±8.4分钟)明显长于中青年人(7.5±6.1分钟),人均阵次也明显高于青年人,这可能与老年人冠脉病变较重,痛阈值升高及心肌退行性变有关,随着ST段低压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及发作频率增加,SMI检出率降低,而有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升高。

(3)并发严重心律失常 老年人SMI发作时,出现Lown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青年人,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较重的心律失常也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约有半数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所致,严重心律失常与猝死有关,SMI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故SMI伴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积极治疗

(4)血清CPK-MB和CPK-MB/CPK比值升高 研究表明,SMI的老年患者血清CPK-MB升高,CPK正常,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方剂汇www.fane8.com],缺血缺氧能引起心肌细胞膜的理化性质通透性改变,使心肌中特有的CPK-MB释放入血,导致血清CPK-MB升高,因后者仅占CPK的15%,若CPK-MB轻中度升高,对CPK值影响不大正常),但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

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查

早期血常规基本正常

1.动态心电图

不仅检出SMI,而且还能观察SMI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可用心肌缺血总负荷(24小时内每次ST段下降程度的毫米数×持续时间的总和)作为缺血的定量指标来观察疗效,诊断标准为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1mm并延至J点后80毫秒,且持续时间≥1分钟,两次发作之间至少间隔1分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SMI称为自发性SMI,较大运动中发生的SMI称为诱发性SMI。

2.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老年由于年龄大,骨关节病及心肺功能不全原因,常难以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特别适合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敏感可靠

3.放射性核素检查

Ti心肌灌注显像法对诊断本病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

本病虽无症状,但可有心病易患因素,Ⅱ、Ⅲ型患者别有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史,依据检查加以诊断。

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

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对有症状和无症状心肌缺血都应予以控制。治疗针对心肌供氧需氧两个方面,可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或β-阻滞剂

心病治疗要树立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概念只要心肌缺血,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心肌缺血而不是限于环节症状治疗措施可从减少心肌耗氧和解除冠脉痉挛两方面加以考虑。

1.控制易患因素

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血压病、高血凝状态及高脂血症,戒烟酒合理饮食,对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2.抗心肌缺血药物

治疗心绞痛的各种药物对SMI都有效。β受体阻滞剂心肌耗氧增加(发作前心律增快和血压升高)所致的SMI最有效。尤其是控制午前发病者疗效突出。扩血管剂对冠脉痉挛所致者效果较小。在钙拮抗剂中,硝苯地平作用时间短和增加心律疗效交叉,多用比尔硫卓和氨氯地平。硝酸盐类对SMI很有效但易发生耐受性,主张用硝酸盐类不过夜,以保证数小时的无硝酸盐类的间歇期。由于老年人SMI在夜间发作也有一定的频率,可以白天硝酸盐类,晚间用钙拮抗剂。若因心肌耗氧增加和冠脉痉挛所致的缓和性心肌缺血者应联合用药,如氨氯地平和阿替洛尔合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SMI高峰多发生于晨后数小时内,短效制剂应在患者醒后立即服用。长效制剂应在晚上睡前使用,有利于控制SMI的发作。

3.介入手术治疗

药物疗效欠佳者应行冠脉造影,了解病变程度范围,以便选择冠脉搭桥术,冠脉形成或其他介入方法治疗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