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是以血小板增多、形态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巨核细胞异常增殖的克隆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为原因不明的血小板显著、持续增多,并有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倾向。半数以上有脾肿大。

概述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体征

大多数患者有出血和(或)血栓形成症状。以出血为常见,尤以胃肠道齿龈鼻出血最多见,女性患者常有月经过多。瘀点、瘀斑较少见。大多为发性的或轻微外伤容易出血。血栓形成的相应部位死和(或)继发性萎缩性病变,其表现多样化。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肢体,如下肢血栓形成引起间歇性跛行;四肢的周围动脉血栓形成引起指(趾)疼痛疽;肠系膜和脾栓塞表现为急腹症。肺、肾、脑或肾上腺等一旦有血栓形成病情突变,甚至死亡。约80%患者明显脾脏肿大,也有脾不肿大者,可能是反复栓塞而萎缩。肝脏也可肿大。痛风罕见。更有部分患者长期症状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用药治疗

若无症状,可以不治疗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和血栓形成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各种治疗方法

1.化学治疗  可选下列1种药物。白消安(马利兰),开始剂量4~6mg/d,口服。苯丁酸氮芥(瘤可宁),0.1~0.15mg/(kg·d),口服。环磷酰胺,100~200mg/d,口服。氧芬胂(马法兰),2~4mg/d,口服羟基脲,15mg/(kg·d),口服。当血小板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停止用药。应防止骨髓严重抑制

2.放射治疗  采用32P治疗首次剂量111~148 MBq(3mCi/m2),6~8周后,血小板数达到最低值。必要时,3个月重复治疗1次。

3.择优方案

(1)对于血小板计数>10×1011/L,需要用骨髓抑制药物,首选羟基脲,0.5~1.0g,3次/d,口服动态观察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如果发生细胞<2.0×109/L,需及时减量或停药

(2) 干扰素(α-2b干扰素),300万U,每周3次,皮注,治疗时间>3个月。对于控制血小板数量预防疾病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疾病稳定期。

(3)可持续小量应用阿司匹林,300~700mg/d,1次/d,口服。对治疗防治血栓明显作用,但易发生或加重消化性溃疡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饮食保健

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预防护

对于出血倾向严重者,除控制血小板数量外,要及时输注新鲜血小板制剂,防止发生颅内出血。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疾病诊断

反应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脾脏切除后、急性感染恢复期、局限性血性肠炎慢性炎症、溶血性贫血结核病、结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以及恶性肿瘤等。反应血小板增多的程度大多是轻、中度,一般不超过1000×109/L(100万/mm3),且常是暂时的。此外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血小板大小参差不均,脾脏肿大,出血,血栓形成血小板形态功能异常等均未见[方剂汇www.fane8.com],或不常见反应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因此鉴别不太困难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小板计数>1000×109/L,持续存在,甚至高达1400×109/L,以致血小板无法计数。血液片中见到成堆的血小板大小不匀,形态奇异,有巨大的、球形的,胞质有伪足的血小板,偶见巨核细胞及其碎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少数有轻度的红细胞增多。当伴有脾萎缩时,血液片中可见到Howell-Jolly小体及靶细胞。白细胞计数大多增加,多在(10~40)×109/L,分类见到中性细胞增加及核“左移”现象也可见到晚幼粒和中幼粒细胞及嗜酸和嗜碱性细胞轻度增加。

2.骨髓检查  骨髓液涂片中有细胞显著增多,巨核细胞尤为明显,常呈丛状或成片状分布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并有产生血小板现象还可见到巨大的异形的巨核细胞血小板显著增加,聚集成堆。骨髓组织切片中亦见到多形性巨核细胞增生(巨大型小型巨核细胞),呈簇状或弥漫分布

3.电镜检查  血小板超微结构有各种的形态改变。血小板球形异常增大,α颗粒及致密颗粒减少,出现异形颗粒,如杆状颗粒,开放管道系统肥大、增生或破裂,出现粗面内质网池,发育良好高尔基合体及髓鞘小体

4.血小板功能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凝块回缩不佳或回缩过度,血小板黏附率减低。常见血小板自然聚集,对诱导剂的聚集反应减弱。部分患者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减弱,血小板第Ⅳ因子活性增高。血小板膜糖蛋白明显减少,膜蛋白明显增多,膜上α-肾上腺素能受体数减少。血栓弹力图(TEG)检查,多数显示血栓最大振幅(Ma)增大(60mm以上),少数呈典型的“瓶颈”类型

5.其他  中性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增高。血清尿酸维生素B12常增加。钾、磷、锌、黏多糖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及β-血栓蛋白的血清水假性增高,甚至有假性低氧血症染色体常有异常,包括超2倍体、低2倍体以及C组染色体的附加或缺失。有人认为,21q-现象本病染色体畸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未见典型的Ph染色体。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正常,有助于与反应血小板增多症鉴别。

其他辅助检查:

如合并脑出血者,CT扫描可发现异常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并发症

并发症有易出血、肠系膜和脾栓塞癫痫脑出血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预后

ET患者的预后关键在于预防治疗血栓形成栓塞以及控制各种出血并发症,如无上述并发症发生患者长期存活10~15年以上;若发生上述并发症,生存期明显缩短,多在数年内死于脑出血血栓消化道出血。

本病部分患者晚期细胞计数可上升,并发或转成骨髓纤维化,约10%老年人ET可转化为CML、PV和急性白血病,但本病不向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转化。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血小板增多的机理不清楚。可能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巨核细胞系增殖,血小板生成明显增加以及过多的血小板脾脏肝脏贮存池中放入循环血液中。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血小板极度增多或合并血管退行性病变致血管血栓形成,梗死区溃破以及血小板功能凝血机制异常。巨核细胞系增殖还可累及骨髓组织,例如肝脏脾脏出现巨核细胞为主的增生灶。此外,曾见到家族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