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是指血浆温度降至4~20℃时,发生沉淀或胶冻状,温度回升到37℃时,又溶解的一类球蛋白。正常血清仅含微量的冷球蛋白,当其浓度超过100mg/L时,称为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是指血中存在冷球蛋白,但无明显的病因可寻)和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血清冷球蛋白增高者常伴有肾小球病变,称之为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renal damage due to cryoglobulinemia)。

概述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症状体征

1.冷球蛋白血症基本类型  分为3种:

(1)单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症(Ⅰ型):免疫蛋白中以IgM为最多见,依次为IgG、IgA及轻链蛋白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占50%),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及少数自身免疫疾病(占25%),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约占25%。这型最常见于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血中细胞计数会错误的增加,这是因为聚合物形成。在37℃时红细胞沉降率比在室温下快。C4的浓度比C3明显降低。

(2)单克隆-多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症(Ⅱ型):血清中含有一种单克隆免疫蛋白具有抗多克隆免疫蛋白活性此种单克隆免疫蛋白多为IgM,其次为IgG及IgA,故构成IgM-IgG型、IgG-IgG及IgA-IgG型免疫复合物。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及其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60%~70%),自身免疫疾病(30%)及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者占10%。这型常与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别是丙型肝炎病毒)有关,在伴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冷球蛋白和肾沉淀物发现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素α的治疗可暂时改善其临床症状。据估计,50%~75%的患者有潜在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多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症(Ⅲ型):血清中含有两种或以上的克隆Ig,构成IgM-IgG、IgM-IgG-IgA等复合物。多见于慢性感染(如HCV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30%~50%),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0%~15%),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者占40%。Abrahamian等经病例对照分析发现,HCV阳性的肝移植者,20%合并有Ⅲ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常见紫癜小球肾炎病理为膜增生性小球肾炎

2.冷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

(1)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青年人及中年人为多见,女性男性略多。当患者寒冷体表温度降低,肢端血管中的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状,堵塞了毛细血管,并使血管发生血性死及血管痉挛,皮肤出现紫癜寒冷荨麻疹为最多见,部分病人可出现雷诺现象病人可有关节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周围神经炎(如感觉异常麻木)及血管综合征等。个别患者可有冷球蛋白血症小腿溃疡主要是由皮肤血管炎所致。

(2)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急性肾损害多见于Ⅲ型冷球蛋白血症症状急性小球肾炎部分病人急性功能衰竭。

慢性肾损害多见于Ⅱ型冷球蛋白血症,以持续性无症状蛋白尿和血尿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后期发展慢性尿毒症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饮食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预防护

冷球蛋白血症要避免寒冷注意保暖,忌冷水浴,防止冷球蛋白的沉淀引起冷球蛋白综合征肾脏衰竭时应积极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透析治疗以缓解病情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病理病因

冷球蛋白血症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寒冷条件下,多种疾病患者的循环中会出现异常免疫蛋白,包括SLE、急性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系统血管炎、白血病、丙型肝炎和其他急性慢性的感染、舍格伦综合征,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小球肾炎发展因素有赖于冷球蛋白活性,而皮肤血管炎需要冷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活性。这提示皮肤肾脏血管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但共同的特点是在寒冷条件刺激免疫蛋白凝固并沉积于全身中小血管而引发血管炎性疾病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疾病诊断

1.与小球疾病相鉴别  早在1975年McIntosh等在75例链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及16例非链球菌感染后急性小球肾炎病人,在发病1个月内的血清中查到冷球蛋白小球沉积物主要为IgG-C3或IgG-IgM-C3,1例含有纤维蛋白原。膜增生性小球肾炎Ⅰ型中有20%~50%血清冷球蛋白阳性,C3多数正常此外有人发现在急进性小球肾炎病人血清存在IgM-IgG或IgM-IgA。

2.原发性与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进行鉴别  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是指血中存在冷球蛋白,但无明显病因可寻,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具有明确的病因

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及其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之外,如过敏性紫癜系统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合征、分流性肾炎死性血管炎及类风湿性多关节炎等部分病人血清也可存在冷球蛋白。这些疾病均可引起肾损害,且在病损处证实有冷球蛋白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清蛋白电泳  γ球蛋白增高[方剂汇www.fane8.com]免疫蛋白尤其是IgG、IgM)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C3降低及血沉增快。

2.冷球蛋白测定  根据冷球蛋白在4℃沉淀,25~30℃聚合,37℃溶解的特性,以EDTA或草酸钠抗凝,用37℃注射器取血,经离心沉淀后分离血浆,加少量叠氨钠防腐,将血浆分装入2支Wintrobe分血管中,测定管置4℃冰箱中,对照管置37℃暖箱中,置72h,测定管出现沉淀而对照管无沉淀为阳性再将沉淀物中的冷球蛋白定量测定。

其他辅助检查:

1.光学显微镜  发生急性功能衰竭的本病患者肾脏活检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发现一些小球内有广泛毛细血管增生或小球毛细血管损害伴新月体形成大量的内皮下沉积物以及大而圆的管腔内血栓。这些血栓为大的内皮下沉积物或是冷球蛋白在管腔内的沉积,有时候单核细胞内沉积。通过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发现,这些损害在这细胞内是很常见的。1/3的肾脏活检标本可见明显血管炎。

2.免疫荧光显微镜  可发现在毛细血管壁、小球膜的颗粒沉积物和管腔内的C3、IgG和。IgM团块状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免疫学上与循环中的冷球蛋白相似只有少量的C1q沉积,间质中可有IgM沉积。

3.电子显微镜  可以发现在毛细血管壁的大块沉积物和晶状结构电子密度沉积物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并发症

常并发全身皮肤血管综合征肾脏慢性尿毒症,重者可并发急性功能衰竭。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预后

冷球蛋白血症和巨球蛋白血症的肾损害很少见,临床表现与常见小球疾病难以鉴别,倘不加注意极易延误诊治,别是肾外症状突出时。作者遇1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愈后1年脑梗死再发,只按通常的脑血管治疗,尿蛋白未引起医生重视,5年后第3次脑梗死(46岁)入院。经各项检查诊断为巨球蛋白血症并发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多发性脑梗死,其血IgG浓度高达30g/L,予以活血化瘀治疗曾一度好转,后终因合并感染,发展肾衰而死亡,提示本病诊断不易,如延误正确诊治时间,预后较差。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发病机制

冷球蛋白血症主要是由于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在全身中小血管的沉积所致的血管炎。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Ⅱ型和Ⅲ型的肾病发生较高尤其是Ⅱ型更常见。这些冷球蛋白多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到达肾脏,沉积于小球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小球肾炎相似。某些病人除上述机制之外,非免疫因素也参与发病,如小球毛细血管内有血栓堵塞,内含冷球蛋白,而无补体成分。在皮肤和肾内血管炎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中,毛细血管壁沉积有IgG及IgM,很少见到补体成分。认为这些病变可能是直接由冷球蛋白所引起。冷免疫蛋白相关小球肾炎发展,可能与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功能的缺陷有关。如果环中冷球蛋白浓度超过1g/dl,肾脏疾病是十分常见的。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