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肺炎

流感病毒肺炎是由流感病毒侵犯下呼吸道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由病毒本身直接侵犯引起,或由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流感病毒肺炎容易发生于有基础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早期表现流感症状,病情进展迅速者病死率较高。

概述

流感病毒肺炎病因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呈球形或细长形,直径为80~120nm。其内部的致密核心系由8个片段组成的单链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其外膜表面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的糖蛋白突起。血凝素是流感病毒主要表面抗原针对血凝素的抗体能中和病毒,在抗流感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抗神经氨酸酶的抗体可限制流感病毒的释放,减少感染的发生根据蛋白的特异性流感病毒通常分甲、乙、丙3型。甲型病毒发生基因片段重排致抗原更换,很容易发生定期的抗原变异,产生新的亚种变种,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仅发生基因片段突变,引起抗原漂移,因抗原性变异较小,只形成变种故常造成局部暴发和小流行;丙型病毒抗原变异,仅以散在形式出现。

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

发病开始常有一般的流感症状,如起病急骤,咳嗽、咽痛,伴有发热、头痛、肌痛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继而高热不退、气急、发绀、阵发性咳嗽、多数较剧烈,痰量常很少,但可痰中带血。继发细菌感染常发生于发病2周内,表现为高热症状一度减轻后又复加重。痰转为脓性,出现细菌肺炎症状、体征。病原多为肺炎球菌金黄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慢性心、肺疾病者、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肾病者,导致基础疾病的恶化。体格检查时双肺呼吸音低,在病变相应部位可闻及干湿性啰音,但无实变体征。

流感病毒肺炎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细胞计数变化较大,早期可正常或偏低,以后可轻度增多,淋巴细胞比例常增高。在显著病毒细菌感染时[方剂汇www.fane8.com],可发生严重的白细胞数减少。当白细胞计数超过15×109/L时,常提示存在继发细菌感染。

2.病原学检查

涂片检测流感病毒抗原、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及培养分病毒

3.X线检查

发病初期可见沿肺门向周边走向炎症浸润,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散在性片状絮状影,常分布多个肺野,晚期则呈融合改变,多集中于肺野的内中带,类似水肿

4.其他

包括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用当前国内代表毒株或当地新分离的病毒株检测急性期和恢复血清抗体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继发细菌肺炎诊断可由痰、肺组织胸腔积液血等标本细菌培养证实。

流感病毒肺炎的诊断

流感病毒肺炎诊断依赖于流感流行期间发病和典型的临床表现,痰液等分泌物以及组织中分离到流感病毒,并排除细菌性和其他病原体感染如流脑军团病、支原体肺炎等;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流感病毒肺炎治疗

1.流感病毒肺炎治疗主要是维持患者脏器功能尤其是肺部的氧合功能及时提供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支持。

2.抗病毒药仅用于甲型流感病毒的早期预防治疗因此药物仅阻止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对已入胞的病毒则无效,故需早期应用才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3.合并有细菌性感染时宜及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者,或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宜早期选用广谱抗生素,以挽救患者生命

4.对高温中毒症状较重者需给予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物理降温,其他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5.适当中医中药治疗有利于抗病毒增强患者免疫力及降温。

流感病毒肺炎预防

患者应隔离,防治交叉感染。应用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有一预防作用。因每次流感流行的毒株常有变异,疫苗毒株最好尽可能与流行期的毒株接近。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或年老体弱者流感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人群拥挤的环境,并注射流感肺炎疫苗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