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是区别所在。应视为癌前病变。

中成药 乳癖消片、乳癖消胶囊、青乳消颗粒、乳癖消颗粒、乳癖消贴膏、乳块消贴膏
概述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

该病的发生卵巢内分泌刺激有关。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表现

1.肿块

乳腺肿块常为主要症状,可发生一侧乳腺也可发生于两侧乳腺,但以左侧乳腺较为显著肿块可单发也可多个,其形状不一,可为单一结节,亦可为多个结节状单一结节常呈球形边界不甚清楚,可自由推动,有囊性感多个结节常累及双乳或全乳,结节大小不等,囊肿活动往往受限,硬度中等韧性,其中较大囊肿位于近表面时常可触及囊性感根据肿块分布范围可分为弥漫型,即肿块分布整个乳腺内;或混合型,即几种不同形态肿块,如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散在于全乳。

2.乳痛

本病乳痛多不明显,且与月经周期关系也不密切,偶有多种表现的疼痛如隐痛、刺痛、胸背痛和上肢痛。有的患者在愁闷、忧伤心情不畅以及劳累、天气不好时,肿块变大、变硬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或情绪好转后肿块变软、变小。临床经验提示有此变化者多为良性。若肿块增大迅速且质地坚硬提示恶变可能。

3.乳头溢液

5%~15%的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多为发性乳头排液。常为草黄色浆液棕色浆液浆液血性血性溢液。如果溢液为浆液血性血性时往往标志着有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囊性增生病肿物多呈两侧性多肿块性,各肿块病变的进展情况不一。采取多点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常能全面反映各肿块的病变情况性质。特别疑为癌的病例,能提供早期诊断意见。有时最后确诊还应取决于病理活检。

(2)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少数患者乳头溢液,肉眼所见多为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涂片镜检可见导管上皮泡沫细胞、红细胞,少许炎症细胞脂肪蛋白质等无形物。

2.其他辅助检查

(1)钼靶X线摄影钼靶X线片上显示病变部位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边缘模糊不清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状结缔组织穿越其间伴有囊性时,可见规则增强阴影中有圆形透亮阴影。乳腺囊性增生病肿块,需和乳腺癌的肿块鉴别,前者无血运增加,皮肤增厚和毛刺恶性征象;若有钙化也多散在,不像乳腺癌那样密集

(2)B超检查B超诊断技术发展很快诊断率不断提高。对本病检查时常显示增生部位呈不均匀回声区和无肿块回声囊肿区。

(3)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本病在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屏幕上显示为散在点、片状灰影或条索状、云雾状灰影[方剂汇www.fane8.com]血管增多、增粗,呈网状、树枝状等改变基础常见蜂窝状不均匀透光区。

(4)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典型的MRI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形态规则边界不清楚,扩张导管信号强度在Tl加权像上低于正常腺体组织;病变局限于某一区也可弥漫分布整个区域或在整个乳腺本病的MRI像特点通常对称性改变。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所见,一般能做出临床诊断如有疑问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治疗

1.激素治疗

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激素治疗,通过激素水平的调整,达到治疗目的常用药物黄体酮,以增生腺体检测雌激素受体阳性口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激素疗法不宜长期应用,以免造成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

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疗效明显肿块增多、增大质地坚实者;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见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并有不典型增生者;年龄在40岁以上,有乳癌家族史者,宜选择手术治疗

根据病变范围大小肿块多少采用不同手术方法

(1)肿块切除肿块类或属于癌高发家庭成员肿块直径<3cm者,可行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在内的肿块切除。

(2)乳腺区段切除术病变仅限于某局部病理结果示有上皮细胞高度增生、间变,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行乳腺区段切除。

(3)经皮下乳腺单纯切除术高度上皮细胞增生,且家族中有同类病史尤其是一级亲属乳腺癌者,年龄在45岁以上应行乳腺单纯切除术

(4)乳腺根治术35岁以下的不同类型中等硬度孤立肿块长期治疗时好时,应行多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应行乳腺根治术。阴性者可行肿块切除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追加手术范围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