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是指因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癌药而引起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病变以及膀胱损害。

概述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毒性肾病病因

发病原因

肾脏体内药物毒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在其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肾脏产生毒性作用,造成肾脏损害而发生毒性肾病。近年来,由于床上广泛应用或滥用各种药物,使药物所致的急、慢性功能衰竭发生率日益增多,别是老年人及原有肾脏患者尤为突出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造成肾脏损害的原因是:

1.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正常肾脏流量全身的25%,而肾脏重量仅为人体体重的0.4%~0.5%,故肾脏体内流量丰富器官,大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血流到肾脏,易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2.药物小球肾小管广泛接触 药物通过对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广泛接触,产生毒性损害的机会增加。

3.肾脏氧量组织代谢活性高,需有充分的血流和氧供应,耗氧量亦大。当缺血、缺氧时,肾脏药物敏感性增加,易产生毒性作用

4.肾小管逆流倍增机制(对流浓缩作用由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药物肾小管腔内被浓缩,小管腔内的药物浓度升高,药物蓄积而发生毒性肾病尤其是肾小管病变。

5.低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原有肾病肝病者,因低蛋白血症,使药物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降低,药物的游离部分增加,因此药物肾脏的排泄增加,造成肾损害机会增加。肾功能不全时,某些药物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半衰期延长,药物体内时间蓄积引起肾毒性增加。

6.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肾储备能力减退,且常存在潜在的肾病变(如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发生感染,如用药不慎,极易发生中毒病变。如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引起的肾损害常见的加重膀胱出血的因素剂量偏大、同时盆腔放疗、伴其他膀胱病变或少尿、与苯丙酸氮芥合用等。

发病机制

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作用于肾血管,使肾血流减少;阻止或抑制前列环素刺激因子的产生与释放,有利血小板聚集与沉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直接损伤肾小管与其药物性中毒性肾小管病变相似;激活钙通道,导致钙离子依赖的肾毒性增加。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毒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造成肾脏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因不同药物而异,主要临床表现有多毛、牙龈增生、血压升高、肝脏损害等;肾脏病变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管型尿、少尿,肾小管中毒、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高血钾、血压及急慢性功能衰竭。以下为几种常见药物引起肾损害的表现。

1.环孢素引起肾损害

(1)急性小管死:环孢素引起的急性小管死多发生在移植后初期。研究报道,环孢素治疗患者移植后无尿的发生率高,少尿-无尿时间长。接受环孢素治疗的同种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小管死,形态学改变缺乏特殊性。在少尿-无尿时间延长的病例,可见轻度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在肾功能恢复后,部分病例间质纤维化可完全消失,少数病例可持续存在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伴随长时间功能受损。对于无尿时间延长的患者是否停用环孢素仍有争议

(2)小管毒性病变:环孢素的小管毒性病变是指短期环孢素治疗引起的小管损害,与长期应用环孢素引起的环孢素慢性肾病属于不同概念。在环孢素治疗的同种肾移植患者常规或细针活检均能见到小管细胞几种形态学改变,包括巨大线粒体、小管细胞空泡形成和微钙化等特征性变化,但这些病变非环孢素毒性所特有。环孢素小管毒性的临床表现与功能性肾毒性相似,但小球滤过率下降更显著奇怪的是无近端小管功能损害的表现,尿中溶酶体、N-乙酰葡萄糖苷酶排泄在正常范围,无范科尼综合征报道。小管毒性的出现是环孢素总体毒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可引导临床医师调整环孢素剂量,或停用与环孢素同时应用的其他肾毒性药物

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要的是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环孢素毒性急性排斥反应,但有时比较困难。临床上急性排斥反应常有尿量减少、发热,超声检查显示移植肾水肿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肌酐增加比环孢素毒性反应迅速。尿钠排泄减少和尿蛋白排泄增加在急性排斥反应少见,但高度提示排斥反应。肾活检显示急性排斥时有弥漫性细胞浸润,而环孢素毒性反应有时伴有小动脉病变。但是在无排斥反应的、接受环孢素治疗患者炎症浸润并不少见。另一方面,巨大线粒体、小管细胞空泡形成和微钙化也可见于发生排斥反应患者

(3)环孢素慢性肾病长期环孢素治疗最棘手的并发症是肾功能慢性进行性衰退,环孢素的这种肾损害被称为环孢素慢性肾病,其病因是环孢素的慢性小管间质毒性,其病理和临床表现与慢性排斥反应难于区别代表环孢素慢性肾病主要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小动脉病变和间质纤维化,而慢性排斥反应的三项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内较大动脉内膜增厚、间质浸润和纤维化、小球硬化。环孢素慢性肾病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小动脉包括小叶动脉和弓形动脉最近有报道环孢素慢性肾病可累及大动脉。环孢素引起的小动脉病以两种形式发生,其一为循环蛋白在小动脉壁沉积,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其二是内膜增厚,引起血管腔狭窄。这些病变进一步引起瘢痕化,继发血管收缩和缺血导致小管塌陷和间质纤维化。在肾皮质可见规则的灶状或带状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病变。

环孢素慢性肾病的临床特点是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动脉血压蛋白尿可为轻度或无蛋白尿。尽管环孢素慢性肾病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和病理改变非常相似但是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以较大动脉为主,小动脉病变常与较大动脉病变部位相对应,而环孢素慢性肾病血管病变以小动脉为主,以此可对环孢素慢性肾病慢性排斥反应进行鉴别。

环孢素慢性肾病自然病程不清楚。在最近2年内小球滤过率保持稳定的、接受环孢素治疗心脏移植受体,Myers等发现严重的肾组织病变,并提示患者发生进行性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在接受环孢素治疗的、原来肾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葡萄膜炎患者也可相似组织学改变。这些报道提示长期环孢素治疗能引起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多数环孢素慢性肾病患者在环孢素减量后,肾功能能够保持稳定但在少数病例,减少环孢素剂量后肾功能并不能改善。对于在发生环孢素慢性肾病患者是否将环孢素改为硫唑嘌呤这一问题,尚无一致意见。有报道经过5年随访观察,在继用环孢素的患者和改用硫唑嘌呤病例,均见到血肌酐水平轻度增高。在另一方面,改用硫唑嘌呤患者面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危险但是由于环孢素不能降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率,无论在继用环孢素的患者和改用硫唑嘌呤病例[方剂汇www.fane8.com],均面临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而导致移植器官衰竭的危险

2.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引起的肾损害 CTX和IFO都经肾脏代谢为活性细胞形式,其产生的丙烯醛和氯乙酸可引起膀胱炎,表现为急性膀胱出血和慢性纤维化。急性血性膀胱炎在儿童多见,表现为膀胱黏膜充血和溃疡。临床上有轻重不等的血尿,40%病例出血严重,偶见出血不止而致死。病变呈可逆性,大多在停药后2~3周内恢复慢性病变为膀胱纤维化,部分患者出现膀胱挛缩,严重时可致尿路梗阻及缓慢进展性肾盂积水,多见于化疗后期或化疗停止后。IFO的膀胱毒性较CTX大。CTX可诱发膀胱癌和肾盂癌,IFO可致轻度肾小管病变,出现一过性的蛋白尿及尿酶升高,偶可发生科尼综合征严重的低血钾及肾功能不全停药肾小管功能大多可恢复。肾外表现有骨髓抑制、脱发、肝脏损害、性腺抑制、胃肠道反应、继发感染及引发第二肿瘤

3.链佐星肾脏为链佐星的主要排泄途径,用药后73%药物及其代谢物排泄于尿中。肾毒性病理变化主要为近曲小管受累,小管萎缩,炎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不一,小管功能不全伴丢磷或表现为科尼综合征小球功能不全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一旦出现肾毒性症状应立即停药,上述变化可逆转,否则病情可进展。若继续用药可出现不可逆性肾损害。

4.氟尿嘧啶(5-Fu) 其肾损害临床上表现为两种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急性功能衰竭。组织学显示肾小动脉纤维梗死、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和小球硬化。上述综合征均可致死,前者病程一般3~4周,后者3~8个月

5.5-氮杂胞苷 为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之第二线药物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发生小管转运功能缺陷,如对葡萄糖、碳酸氢盐、磷酸盐或钠转运缺陷。停止治疗后小管转运功能缺陷即可逆转,但单独应用时肾毒性极小。

6.硫鸟嘌呤(6-FG) 嘌呤类似物,仅在大剂量发生轻度、可逆性氮质血症标准口服剂量时无肾毒性作用

7.抗肿瘤抗生素

(1) 丝裂霉素自力霉素C)肾毒性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伴或不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毒性往往在几次疗程后出现,与剂量有关。累积剂量小于50mg/m2或间隔给药每周每次10~15mg/m2,连续6~8周尚能耐受。

(2)光辉霉素毒性表现为蛋白尿及肌酐清除率下降。肾活检示近曲小管肿胀、远曲小管死。偶尔可发生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3)多柔比星肾毒性表现为肾前性氮质血症急性功能衰竭,出现于用药后1~6个月通常2个月发生药物剂量最好低于每周20mg/m2。

8.生物制剂

(1)干扰素:α-干扰素所致的肾毒性主要表现为可逆性急性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临床和组织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电镜显示小管间质改变,小球上皮呈弥漫性足突融合、小球基膜无电子致密物沉着。肾病蛋白尿但循环免疫复合物阴性提示免疫复合物并非是肾脏损害的致病机制

据报道,用α-干扰素治疗1年有发生肾病综合征者,为膜增殖性小球肾炎。临床出现蛋白尿1g/d到2g/d,停药后10天蛋白尿消失。

(2)白细胞介素-2:肾毒性表现为肾前性急性功能衰竭,是由于应用IL-2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而引起血管内容量减少导致肾灌注下降。临床上出现低血压、少尿或尿滤过分数明显下降及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临床观察中发现,用IL-2同时,尽管补充液体维持稳定的血容量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但5天后急性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仍高,其中一些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管死。发生毒性患者,若血清肌酐基础值低于132.6μmol/L(1.5 mg/dl),通常停药后第1周肾功能恢复。反之,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根据原发疾病及用药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可做出各类药物毒性肾病的诊断。

1.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多表现为非少尿型,一般每天尿量在600ml以上为等张尿,血肌酐尿素氮可突然迅速升高,但比一般的少尿型轻,尿钠含量也低些,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尿渗透压及尿比重降低。少数重症病情复杂老年患者,可逐渐发展慢性功能不全出现严重的低或高血钾、尿酶升高,偶可发生科尼综合征的临床改变。

2.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实验表现为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无菌性白细胞尿,尿沉渣见嗜酸性细胞占1/3以上,可有肾功能受累,表现为尿素氮、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偶有血中IgE升高,血嗜酸性细胞计数升高。

3.临床上为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者,多数可有蛋白尿、血尿、少数患者因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而呈肾病综合征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

4.急性梗阻性肾病检查可见血尿,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毒性肾病的检查

肾活检病理检查

(1)环孢素慢性肾病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小动脉包括小叶动脉和弓形动脉最近有报道环孢素慢性肾病可累及大动脉。环孢素引起的小动脉病以两种形式发生,其一为循环蛋白在小动脉壁沉积,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其二是内膜增厚,引起血管腔狭窄。这些病变进一步引起瘢痕化,继发血管收缩和缺血导致小管塌陷和间质纤维化。在肾皮质可见规则的灶状或带状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病变。

(2)α-干扰素所致的肾毒性主要表现为可逆性急性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组织学显示肾小动脉纤维梗死、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和小球硬化。临床和组织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电镜显示小管间质改变,小球上皮呈弥漫性足突融合、小球基膜无电子致密物沉着。即肾病性循环免疫复合物阴性

(3)临床有急性肾小管死时病理可见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死、基底膜断裂及间质水肿严重时远端肾小管亦受累,甚至累及小球

(4)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光镜显示肾间质高度水肿、间质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也可见轻度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少数病例可持续存在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同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性及死。免疫荧光见IgG沿肾小管基底膜呈线型沉积,伴C3沉积。

其他检查

核素肾图示梗阻图形;B超可见肾盂积水;对出血性膀胱炎者行膀胱镜检查,可发现毛细血管扩张或病情加重时发展膀胱纤维化和挛缩。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毒性肾病预防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剂量疗程 用药期间要注意严密监测尿常规、尿酶、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毒性作用及时停药

2.CsA肾毒性防治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剂量疗程。一般剂量为4~6mg/(kg·d)。用药时注意监测CsA的血浓度,血浓度大于250ng/ml可能产生肾毒性,大于400ng/ml时肾毒性明显,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可减轻其肾毒性

3.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类肾毒性防治 用药时注意补液,尿量维持在2~3L/24h,并碱化尿液,一般不加利尿剂;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中注射既可。近年来有报道用钙通道阻滞药及转换酶抑制剂,可减少其肾毒性。对出血性膀胱炎者及时膀胱镜检查,发现毛细血管扩张时应立即停药,以防病变发展膀胱纤维化和挛缩。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