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

方剂 清脑饮、生姜酒、凤仙花酒、紫苏驻颜酒、眩晕停、海藻药酒、益气化瘀通脉汤、龙蝎穿芪散
中成药 银杏叶片、通心络胶囊、葛酮通络胶囊、冰七片、乐脉颗粒、豨莶通栓胶囊、豨蛭络达胶囊、苦碟子注射液、丹香葡萄糖滴注液、银杏叶滴剂
概述

脑梗塞病因

床上常见的有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前者是由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最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因血流中被称为栓子异常物质阻塞动脉引起,例如某些心脏病心腔内血栓脱落的栓子

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1.主要临床症状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脑梗死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急性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最高,而以癫痫为首发的脑血管病则少见常见症状有:

(1)主观症状 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 双眼病灶侧凝视、中枢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 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

(1)腔隙性梗死 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小于1.5厘米,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2)中等面积梗死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醒,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3)大面积梗死 患者起病急骤,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脑梗塞的检查

1.CT检查

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大小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应在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CT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病例在24小时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于5mm的梗死灶。后颅凹梗死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CT察觉。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出血性梗死CT表现为大片密度内有规则片状密度区,与脑血肿不同点为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

2.MRI检查

MRI对脑梗死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方剂汇www.fane8.com]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脑梗塞治疗

1.急性期一般治疗

治疗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防治压疮,注意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合理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2.脑水肿治疗

(1)甘露 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 可通过高渗脱水而发生药理作用还可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进入脑代谢过程,使局部代谢改善,通过上述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3)利尿性脱水剂 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是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调节,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但一般不常规使用。

(5)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分子量的胶体在产生胶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液体保留在血管腔内,一般不常规使用。

3.急性期溶栓治疗

血栓栓塞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方法是使缺血性组织在出现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溶栓治疗可采用链激酶、尿激酶。抗凝剂可使肝素、双香豆素,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

(1)超早期溶栓治疗 可能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药物溶栓 常用尿激酶(UK):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不推荐用链激酶(SK)静脉溶栓,因易引起出血。动脉溶栓疗法 作为卒中紧急治疗可在DSA直视下进行超选择介入动脉溶栓。尿激酶动脉溶栓合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能对出现症状3~6/h的大脑动脉分布区卒中者有益

(2)脑保护治疗 在缺血瀑布启动前用药,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损伤。包括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巴比妥盐、维生素E和维生素C、21-氨基固醇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药、兴奋氨基受体阻断药和镁离子等。

(3)抗凝治疗 为防止血栓扩展、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再闭塞等可以短期应用。常用药物包括肝素肝素钙(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药,处理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4)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中冻干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巴曲酶(Batroxobin)、去纤酶(降纤酶)、安克洛酶(Ancrod)蚓激酶等。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