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癫痫综合征

特发性癫痫综合征,是特定癫痫现象,不仅仅是癫痫发作类型。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也称之为原发性癫痫,系目前诊断技术尚找不到明确病因的癫痫。大多数具有单基因遗传背景,确定致病基因及功能是探索癫痫综合征防治的基础。

概述

发性癫痫综合征病因

目前认为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大多数具有基因遗传。

1.良性家族新生癫痫

是常染色显性遗传,存在遗传异质性,家系研究表明,良性家族婴儿癫痫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短臂。

2.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

又称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属特发性部分癫痫,为常染色显性遗传。

3.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为常染色显性遗传,可能是良性中央颞区癫痫的变异型

4.儿童失神性癫痫

又称为密集癫痫,呈常染色显性遗传,伴外显率不全,占全部癫痫患者的5%~15%。

5.少年失神性癫痫与肌阵挛失神癫痫

病因可能为异质性,某些病例可能为遗传性,有些可能是某种脑病的症状

6.少年肌阵挛癫痫

近年来对少年肌阵挛癫痫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同胞多数出现症状家系成员除表现少年肌阵挛癫痫,可有失神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等。

发性癫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良性家族新生癫痫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发病,约6个月时停止发作,为局灶性或全身性肌阵挛发作可伴呼吸暂停,多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无精神发育迟滞。良性家族婴儿癫痫多在生后3.5~12个月发病,主要表现局灶性发作。

2.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

18个月~13岁发病,5~10岁为发病高峰,14~15岁停止发作,男孩较多。发作常见于入睡和醒前,多数仅在睡眠时发作。典型发作表现:患儿睡眠中醒来,一侧口部感觉异常,继之同侧口咽和面部阵挛性抽动常伴舌部僵硬感、言语不能、吞咽困难、流涎等,但意识清楚,发作持续1~2分钟。白天发作通常不泛化至全身,5岁以下儿童夜间发作常扩展到同侧肢体,偶可扩展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3.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发病年龄15个月~17岁,多于4~8岁起病,男性患儿略多,约1/3有癫痫家族史,常为良性中央颞区癫痫brE)。患者在清醒或熟睡时发作,入睡时最多闪光刺激游戏机可诱发。发作时先有视觉先兆包括视幻觉如闪光亮点甚至看见蝴蝶蜻蜓物象;一过性视力丧失或视野中出现暗点全盲或偏盲等,视错觉如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或视物变形症等,也可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的先兆患者意识清楚或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意识丧失,随后出现一侧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如自动也可扩展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个别患者发作时出现语言障碍或其他感觉异常,30%的病例发作后头痛、恶心及呕吐等。

4.觉醒时有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

是最常见的特发性全面癫痫本病有遗传倾向,患者常有少年肌阵挛发作或失神发作史。多在10~20岁起病,占少年成人癫痫27%~31%。大多数发生白天夜间睡眠觉醒时,少数在睡眠松弛时发作,缺睡可诱发。

5.儿童失神性癫痫

呈常染色显性遗传,伴外显率不全,占全部癫痫患者的5%~15%。患儿6~7岁起病,女孩较多。表现频繁失神发作每天数次至数十次,青春期可发生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或失神发作减轻,极少数以失神发作持续状态为惟一发作类型

6.少年失神性癫痫

青春期发病失神发作频率较低,发作时后退动作少见,常伴觉醒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或肌阵挛发作。

7.肌阵挛失神癫痫

是罕见的癫痫综合征,85%的患儿男性。被认为是特发性症状癫痫的中间类型病因可能为异质性,某些病例可能为遗传性,有些可能是某种脑病的症状

起病年龄2~12岁,发病高峰7岁,25%的病例癫痫家族史。部分患者发病前智力正常特点是失神伴双侧肢体节律性抽动,发作频繁,每天数次,每次10~60秒,过度换气可诱发,睡眠早期也可发生。发作时意识障碍程度不等,轻者表现与人交谈困难,重者意识丧失。肌阵挛为肩和上、下肢抽动,也有面部下颌及口部)肌抽动,睑肌抽动少见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患儿常伴或病前已有智力低下,可有自主神经症状呼吸暂停及尿失禁。发作可持续至成年期有时自动终止。

8.少年肌阵挛癫痫

多在12~15岁发病。患者可伴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失神或失神发作等[方剂汇www.fane8.com],发作可由缺睡、疲劳、饮酒、睡醒、闪光刺激或闭眼诱发,晨起时尤易出现,表现双前臂屈肌短暂急速收缩,对称或不对称规则、无节律阵挛,可反复发生,急速收缩累及下肢导致病人跌倒,患者意识保留,可感受到肌阵挛发作。多数患者发病2~3年后出现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有时发作之初即合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约1/3的患者有失神发作,成年期始终有出现另一类型发作的可能性。

发性癫痫综合征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及血糖电解质(钙、磷)测定。

2.基因检测

对诊断有一意义

3.电生理检查

常规EEG及采用EEG监测技术,包括便携式盒式磁带记录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及多导无线电遥测等,可长时间动态观察自然状态下清醒和睡眠EEG,检出率提高到70%~80%,40%的患者记录到发作波形,有助于癫痫诊断、分型及病灶定位等。

4.神经影像学检查

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CT、MRI检查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5.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

检出致痫灶间歇期血流量减少,发作期血流量增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发现复杂部分性发作致痫灶,间歇期葡萄糖代谢减低,发作期代谢增加。

发性癫痫综合征的诊断

是否为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如能掌握各类型发作的特点,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仔细分析大多数患者的发作类型判断并不困难。但确有少数患者其发作类型难以从病史得到明确的答案,通过上述各项检查和视频脑电图监测对此有很大帮助

发性癫痫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癔症

癔症有时表现为全身肌肉规则收缩,而且反复发生,须与强直-阵挛发作鉴别。询问病史可以发现癔症发作皆在有人在场和受到情感刺激时出现,发作过程一般较长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整日整夜的发作。常伴有哭泣和叫喊,并无意识丧失和大小便失禁,也无撞伤。

2.晕厥

晕厥也是短暂的意识障碍,有时伴有短暂的上肢阵挛,需要和各种失神发作鉴别。血管抑制性晕厥前大多有情感刺激疼痛刺激史;由于静脉回流减少的晕厥多在持久站立、脱水、出血或排尿、咳嗽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多在突然起立时发生;心源性晕厥多在用力或奔跑时出现。

3.过度换气综合征

焦虑状态和其他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因主动的过度换气而产生口角和肢端的麻木感觉异常,可伴有头昏手足抽搐。

4.偏头痛

头痛发作是渐进性的,常为单侧,多为波动性头痛,多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EEG不能记录到痫性放电,多为非特异性慢波。偏头痛初始时用酒石酸麦角胺、咖啡可控制发作。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是指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6.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为睡眠障碍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可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和入睡幻觉等,表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征,仅10%的患者具有上述四联征的全部症状本病多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起病,以10~20岁最多,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为10~20分钟,自动清醒并立即恢复工作。每天发作数次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少数患者肥胖和低血压睡眠监测可发现异性异常

另需和低糖血症、低钙血症氨基酸尿症等相鉴别。

发性癫痫综合征治疗

癫痫药常为对某一发作类型疗效最佳,而对其类型的发作疗效差或无效,甚至有相反的作用。如乙琥胺对失神发作疗效最佳对其类型发作无效。苯妥英(苯妥英钠)对强直阵挛发作有效,有报道可以诱发失神发作。临床上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

1.良性家族新生癫痫

多预后良好,发作不频繁不需治疗

2.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

睡前口服巴比通常可控制发作,2年后停药,复发者应治疗至14岁。

3.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治疗有效

4.肌阵挛失神癫痫

常需联合用药,丙戊酸钠需维持较高血药浓度部分患儿发病5年左右终止发作。

5.少年肌阵挛癫痫

应用丙戊酸钠(丙戊酸可使75%的患儿完全控制,对丙戊酸治疗反应较差,或有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可加用苯妥英钠或巴比妥类,氯硝西泮单药治疗可能诱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发性癫痫综合征预防

详细地进行家系调查,了解患者双亲、同胞近亲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其发作特点,对能引起智力低下癫痫的一些严重遗传性疾病,应进行产前诊断或新生儿期过筛检查,以决定终止妊娠或早期进行治疗

对于继发性癫痫预防其明确的特殊病因产前注意母体健康,减少感染营养缺乏及各系统疾病新生儿产伤是癫痫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产伤对预防癫痫重要意义

要求社会各界对癫痫患者给予理解和支持,尽量减少癫痫社会后遗症。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