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痛风(Gout)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浓度有关,痛风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而夜间人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下,从而使尿酸更容易沉积并在关节等部位聚集,引起痛风。饮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

药材 樟木、龙须草、丽江山慈菇、鸡屎白、接骨木、金雀根、辣根菜、紫葳根、麻蕡、牡丹藤、细香葱、悬钩子、紫泡、杜松实、野烟叶、珍珠莲根、野花椒叶、花拐藤根、石楠根、紫八宝
方剂 九藤酒、临河风气药酒、解毒利湿汤(合剂)、四妙散、痛风药酒方、桂枝附子汤、茵陈五苓散、痛风丸、白末子、消风饮
中成药 都梁滴丸、痛风定胶囊、二十五味驴血胶囊、痛风舒片、痛舒片、痛风定片、五味甘露药浴汤散、二十五味儿茶丸、如意珍宝丸、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
概述

痛风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就有关于痛风(gout)临床表现的记载。

痛风一词源自拉丁文Guta(一滴),意指一滴有害液体造成关节伤害,痛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故名痛风古代痛风多好发于帝王将相,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尿酸生成增加和(或)排泄减少均可导致HUA的发生

痛风/高尿酸血症定义

国际上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尿酸420 μmol/L,女性尿酸360 μmol/L。

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关节单钠尿酸饱和度而析出沉积于外周关节及周围组织时,称为痛风。没有痛风发作的HUA称为无症状HUA,因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痛风风险因素

一、肥胖

肥胖痛风危险因素肥胖不仅增加痛风发生风险而且肥胖患者痛风发病年龄较早。

随着BMI的增加,痛风发生明显升高,而且内脏脂肪痛风发生密切相关

甘油三酯血症肥胖均是痛风危险因素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导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肥胖会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加,通过影响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增加尿酸的合成。

二、饮酒

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风险最大

饮酒促进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可能原因

(1)乙醇刺激人体合成乳酸乳酸竞争抑制肾小管尿酸排泄。

(2)乙醇可通过增加ATP降解为单磷酸腺苷从而促进尿酸生成。

(3)某些酒类,如啤酒长期大量饮用可促进HUA甚至痛风发生

(4)饮酒的同时常伴随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更增加HUA和痛风发生风险

(5)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酒精相关肝脏疾病胰岛水平升高有关,可抑制胰岛信号通路,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使尿酸吸收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

三、血压

血压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美国居民进行长达9年的随访,发现患有血压参与者发生痛风风险显著高于血压者。

可能原因是:血压导致微血管病变后造成组织缺氧,之后血乳酸水平升高,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分泌,最终引起尿酸潴留导致HUA;另外,不少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利尿剂,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均可促进血尿酸水平增加。

四、高血糖

血糖血糖是HUA的危险因素糖尿患者嘌呤分解代谢增强尿酸生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而HUA可加重肾脏损伤,使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进一步加重HUA的发生。但血糖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并非线性相关

五、富含嘌呤食物

富含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可增加HUA/痛风发生风险果糖是可升高血尿酸水平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合成,抑制尿酸排泄,故含果糖饮料等的大量摄人可使尿酸水平升高。

六、某些药物

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发生痛风的相对危险分别为2.64和1.70。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环孢素、他克莫司和吡嗪酰胺等可促进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风发生风险

痛风的流行病学

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痛风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国家风湿数据中心(Chinese Rheumatism Data Center,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基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00家医院的6 814例痛风患者有效病例发现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男:女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

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HUA/痛风患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北美和西欧国家痛风较为常见,患病率为1%~4%,而前苏联伊朗马来西亚地区痛风患病率较低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相关

痛风的就诊原因

《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显示,痛风患者主要的就诊原因关节痛(男性为41.2%,女性为29.8%),其次为乏力和发热。

男女发病诱因很大差异男性患者主要为饮酒诱发(25.5%),其次为高嘌呤饮食(22.9%)和剧烈运动(6.2%);女性患者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17.0%),其次为突然受冷(11.2%)和剧烈运动(9.6%)。

就诊时,医生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评估,必要时会借助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即生化检查),以此确诊。

痛风治疗

痛风治疗预防尿酸的过量产生,饮随低食物促进尿酸排泄,达到预防痛风目的痛风因为尿酸各个脏器的沉积,导致脏器微循环障碍,要积极防止心、脑血管肾脏并发症

对于痛风主要饮食疗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多饮随低食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方剂汇www.fane8.com]人体内嘌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而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人体的危害。

目前痛风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治疗痛风发作时疼痛和炎性反应。饮随低食物降低血尿酸

对于肥胖痛风患者,在关注尿酸同时注意引导患者规律运动,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肝脏转氨酶指标,给予综合治疗,维持血尿酸达标,尽可能减少受累关节数。

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血压糖尿病和心病等。

水仙碱早期用于痛风发作时,缓解症状速度快。急性痛风发作36 h内服用秋水仙碱,而前驱期应用可阻止痛风发作。

功能不全时仍为一线药物但要减量,因肾功能不全显著减少其清除率、增加药物毒性。多达20%的口服药物是通过肾脏原样排泄,而在严重功能衰竭患者中,秋水仙碱的半衰期正常功能患者的2~3倍。同时,秋水仙碱不能通过透析清除,因此,其毒性在CKD患者中是加剧。

痛风石的手术适应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痛风石导致肢体畸形并引起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

(2)压迫皮肤,已经形成或即将出现皮肤破溃;

(3)窦道形成粉笔物质渗出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4)关节活动障碍神经压出现卡压症状

痛风直径1.5 cm者争取尽早手术

部分痛风患者通过药物可控病情发展,而少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疗效不佳甚至无效,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肌腱,逐渐形成痛风石。

12%-15%的痛风患者罹患痛风石。最终表面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或窦道。研究表明,痛风创面不愈合发生率高达23%,伤口换药时间可达6~8周。平均愈合时间长达4个月,给患者日常生活、心理肢体功能成了巨大影响

痛风患者尿酸控制不理想急性痛风反复发作不利创面愈合。痛风创面由于血运差,细胞再生力弱,创面常常经久不愈。

本组患者入院时创基条件较差,且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明显术前创面每日换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湿敷创面同时应用红光治疗仪行物理治疗必要时联合应用医疗成本较低简易负压引流装置,改善创基效果显著

血液尿酸水平升高是罹患痛风先兆痛风这种以关节疼痛发炎为典型症状疾病常见于成年男性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增加每日的咖啡摄入量明显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小组选取了近4.6万名40岁以上无痛风病史男性,进行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咖啡的人血液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与从不喝的人相比,每日饮用4杯至5杯的人痛风发病几率可降低40%。

痛风家庭护理

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需注意休息,必要时可予夹板固定疼痛关节,冰敷止痛。

痛风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

保持饮水量,避免摄入酒精、含糖饮料及高嘌呤食品动物内脏海鲜

限酒,别是啤酒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常见嘌呤水平食物包括: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

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大量饮水,每日2000 ml以上。

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体重腰围、增加体育运动中等水平

具体来说,痛风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

保持体重

规律饮食和作息。

规律运动

禁烟。

停用可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

痛风日常病情监测

定期复诊,医生会通过病史、血尿酸测定检查监测患者疾病进展,必要时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辅助监测。

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痛风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监测自身日常血糖血压水平及时监测病情,定期复诊,向医生寻求帮助

痛风特殊注意事项

痛风发作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防止剧烈运动突然受凉。

我国一项大数据统计显示,剧烈运动男性女性痛风患者发作的第三位诱因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二位诱因,是男性的第五位诱因

痛风预防

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预防治疗具体日常生活管理部分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