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概述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蛋白固醇升高,与全身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机制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可有下列几种学说

1.损伤平滑细胞增殖学说

各种损伤因素,如血压、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栓形成激素化学物质刺激免疫复合物、细菌病毒糖尿病及低氧血症等,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后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刺激平滑细胞(SMC)向内膜迁移、增殖、分泌细胞基质并吞噬脂质形成SMC源性泡沫细胞最终形成动脉硬化斑块。

2.脂质浸润学说

学说认为血浆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在该过程中,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及脂质转运障碍可能起主要作用

3.血流动力学说

动脉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血流动力因素起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存在相互关联。研究证实,动脉硬化斑块主要是位于血管壁的低切力区。而湍流则对斑块的破裂或血栓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4.遗传学

遗传学调查显示本病有家族史者比一般人群高2~6倍,可能是由于遗传缺陷致细胞合成固醇反馈控制失常,以致固醇过多积聚。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血压、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状有无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对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用Fontine分期或Rutherford分期进行划分,以增加临床评价的客观程度,并使各类临床治疗结果之间具有更强的可比性。目前常用的是Rutherford分期,由轻至重分为0~6共七个等级

1.Rutherford0级

无临床症状,踏车试验或反应性充血试验正常,无动脉阻塞的血液动力表现;

2.Rutherford1级

轻度间歇性跛行,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50mmHg,但休息时踝动脉压低于约20mmHg;

3.Rutherford2级

中度间歇性跛行,界于1和3之间;

4.Rutherford3级

重度间歇性跛行,不能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50mmHg;

5.Rutherford4级

血性静息痛,休息时踝动脉压<40mmHg,足背和胫后动脉几乎不能触及,足趾动脉压<30mmHg;

6.Rutherford5级

小块组织缺损、非愈合性溃疡,局灶性疽伴足底弥漫性缺血改变,休息时踝动脉压<60mmHg,足背和胫后动脉几乎不能触及,足趾动脉压<40mmHg;

7.Rutherford6级

大块组织缺损,超过跖骨平面足部功能无法保留,其余标准同Rutherford5级。(标准踏车试验在15度斜面上,速度为每小时2英里,时间5分钟)。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检查

1.一般检查

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伴随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需全面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及心、脑血管评估等。

2.特殊检查

(1)节段性动脉收缩压测定 测量下肢动脉不同平面压力水平双侧对比,如动脉存在明显狭窄,则其远端压力明显降低,可初步确定动脉有无病变及其部位

(2)踝肱指数(ABI) 应用多普勒血流仪与压力计,测算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动脉收缩压之比。静息状态下ABI一般在0.91~1.30之间,高于1.30提示动脉管壁僵硬不易压瘪;ABI在0.90~0.41之间提示存在轻-中度缺血;ABI≤0.40,提示存在严重缺血。另外还有趾臂指数(TBI)可以了解末端动脉病变情况

(3)经皮氧分压测定 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4)彩色多普勒超声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该方法无创、方便且花费较低[方剂汇www.fane8.com],但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5)CT血管成像(CTA) 已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不足之处是由于需使用含碘造影剂,对肾功能可能造成影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6)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同CTA,亦可为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优点是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但对钙化的分辨能力差,并可能会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金标准,能确切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延迟现象评价远端流出道情况。DSA对于病变的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有条件医院可在造影同时血管腔内治疗,同期解决动脉病变。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典型临床表现,配合无创或有创血管检查,诊断一般不难。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鉴别诊断

1.腰椎管狭窄

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症状,易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早、中期症状相混淆,但该病的症状体位明显相关,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同时肢体动脉搏动正常,可资鉴别。

2.血栓闭塞脉管炎

多见于青年男性,有吸烟史,伴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累及四肢中小动脉上肢动脉累及较远动脉硬化闭塞症多见,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而在病变的动脉之间,可见管壁光滑正常动脉,并可见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

3.动脉栓塞

表现为“5P”征,即突然出现的肢体疼痛、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常具有房颤瓣膜病等易致动脉栓塞病史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针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疽。手术方案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身体承受能力等。

(1)动脉旁路术 应用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于闭塞血管近、远端正常血管之间建立旁路,分解剖内旁路与解剖外旁路。解剖内旁路按照原正常动脉血流方向构建,符合人体正常生理结构,为首选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以及解剖内旁路走行区存在感染的患者

(2)动脉内膜剥脱 适用于短段主、髂狭窄或闭塞患者由于腔内治疗技术发展目前较少应用,多作为动脉旁路术的辅助,以利构建良好的吻合口。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该方法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往该技术应用于短段病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长段闭塞性病也可成功开通。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防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1.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2.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

3.对于已行手术治疗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动脉发生病变。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