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与关节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病是结核菌侵入,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进而使骨或关节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又称为骨、关节结核病。骨关节结核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95%由他处结核病继发而来。罹患骨关节结核疾病后几乎均将致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工作和生活。骨、关节结核主要由血行播散引起,是结核病中常见类型。小儿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小儿骨关节结核起病更为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漏诊,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和预后。

概述

小儿骨与关节结核病因

本病多为发性结核病变,其中80%病变的结核是从结核经血路侵入骨、关节所致。少数继发于淋巴结和消化道结核。骨与关节直接感染罕见。文献报道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好发部位脊柱最多关节次之,髋关节居第三位。

小儿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

骨、关节结核慢性感染性疾病所以发病隐匿,开始患者常有低热,易疲劳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病变处虽有疼痛,但多不剧烈,婴幼儿可因疼痛而常夜间啼哭。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多不明显,往往与健侧比较方能发现异常。随着病变发展关节功能明显受限,或关节强直或发生固定性畸形由于膝、踝、肘及腕关节位置浅在,关节肿胀和压痛较易发现。而位置较深的肩、髋和脊柱结核则不易引起注意。在病灶附近或远隔部位,可发现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有米汤脓液干酪物质及细碎的死骨流出。

小儿骨与关节结核的检查

1.血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

这是原始的检测手段虽然起不到关键作用,但对于观察和检测疾病不可或缺;骨关节结核患者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混合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细胞计数增多;血红细胞沉降率在结核活动明显增快,可用于判断病变的活动度和对疗效评价

2.细菌学检查

(1)涂片染色镜检操作简便,但对样本浓度要求比较高,含菌量在5000~10000个/毫升才可检出阳性。骨关节结核标本染色镜检阳性率远低于结核标本的采集、涂片和染色方法显微镜类型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均可影响检查结果

(2)分枝杆菌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目前根据培养基分为3种培养方法固体培养基法、液体培养基法和固液双相培养基法。

3.免疫学检测

由最早的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到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测定(免疫蛋白G、免疫蛋白M和免疫蛋白A)、单纯结核抗原检测,经历了60多年历程。作为结核病诊断、观察病情进展的指标由于缺乏高敏感度、特异度结核抗体抗原测试剂,决定了其特异性差;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影响,使得检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而且还难以区分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活动结核病,因此缺乏较高的诊断价值;而近来推出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比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ST)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有更高敏感度及特异度而且不受卡介苗接种和大多数环境分枝杆菌影响但是,使用还是有诸多问题局限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4.分子生物学检查

(1)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分枝杆菌鉴定的金标准,确定分枝杆菌的菌群,但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假阳性较高

(2)基因检测技术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MDRTB)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指导抗结核药物选择

5.病理学检查

病理标本可通过穿刺活检、手术方法取得,取材部位标本量的多少和切片的制作工艺均可影响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结核发生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甚至不同患者时其病理表现各不一样。

6.X线检查

对诊断本病重要意义。松质骨中心结核初期可见局部小梁模糊,呈现磨砂玻璃样改变。继之可见游离死骨,其形状呈椭圆形密度比周围松质高,死骨吸收后可见骨空洞边缘型松质骨结核显示局限性溶骨性破边缘稍致密。密质骨结核主要是髓腔内溶骨性破骨膜有新骨形成单纯性滑膜结核仅表现骨质疏松局部组织肿胀。而早期全关节结核除以上表现外,还可关节模糊规则晚期关节结核关节边缘部分模糊和破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常合并关节脱位和畸形。椎体结核可见脊柱生理曲线改变,椎体破[方剂汇www.fane8.com],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因脓液向两侧扩散,故椎旁两侧软组织阴影增宽或有钙化。

小儿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

关节结核的诊断金标准病理诊断,这是亘古不变的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可疑诊断增多,病理诊断的金标准受到挑战,而现在临床诊断仍然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才能确定。根据结核病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结核存在及上述特殊症状进行诊断。X线表现有助于诊断。

小儿骨与关节结核治疗

1.骨关节结核药物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

目前,骨关节结核化疗方案疗程长短可分为标准化疗、短程化疗等,但是关于其药物配伍疗程长短等尚没有统一的界定。

1)标准治疗方案结核药物问世后,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疗效观察研究,逐渐形成了关节结核标准化疗方案。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每日一次联合用药,强化治疗3个月后停用链霉素继续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9~15个月,总疗程12~18个月

2)短程化疗方案近来,随着杀菌和抑菌类结核药物的应用,出现了使骨关节结核的化疗疗程缩短至6~9个月的短程化疗方案。其整个治疗过程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强化期3个月建议用5种或5种以上药物;巩固期为疗程的后3~6个月建议用3种或3种以上药物

(2)骨关节结核局部用药和载药的研究

由于目前的抗结核药物一般疗程较长不良反应较大,如能通过改变现有的结核药物剂型,达到药物控释和局部浓聚的目的,则对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临床使用范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3)抗骨关节结核药物的研制进展

目前在临床上研究应用了如下几类抗骨关节结核药物

1)大环内酯抗生素近年来发现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代表药物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许多难治性骨关节结核、感染细胞壁缺损的L型结核分枝杆菌等,易于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

2)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生物作用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旋转酶,致使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上的DNA链断裂,并抑制DNA旋转酶A亚单位从而抑制DNA的复制、转录,达到抗结核目的与其他抗结核药不产生交叉抗药性另外临床试验亦证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具有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效果,并与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联合应用有相加疗效

3)其他类抗骨关节结核药物近年发现的各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对结核都有治疗辅助治疗作用,但应加强对这些药物药性不良反应研究。以上药物治疗中只是辅助作用对其疗效期望值不高

2.骨关节结核手术

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如病灶清除,滑膜切除、关节融合、脊髓减压及截骨矫形等。通常根据病变部位病程阶段药物治疗反应和是否有合并症等,选择手术方法,诸如椎体结核出现脊髓受压的症状与体征,就应及时手术治疗,在清除病灶同时还需脊髓减压。然而病灶清除术是最常用手术,在抗结核药物全身支持疗法的辅助下,通过不同手术途径,清除死骨和死的软骨干酪物质肉芽组织脓液,可明显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和保留关节肢体功能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可使骨、关节结核彻底治愈。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