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胃炎

胃炎是指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有害因子侵入人体,引起胃黏膜发炎 临床上有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急性胃炎起病急,病程短。患儿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时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胃炎是小儿常见病,尤其婴幼儿。发病后经过积极的合理的治疗预后良好。

概述

小儿急性胃炎病因

1.生物感染或细菌感染

吃进被生物细菌毒素污染食物,多见沙门菌属、嗜盐杆菌及某些病毒等。细菌毒素金黄葡萄球菌多见,偶为肉毒杆菌毒素。近年发现幽门杆菌也是引起急性胃炎的一种病原菌。

2.化学因素

(1)药物水杨酸盐类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误食腐蚀剂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氧氧化钾)引起胃壁腐蚀性损伤

(3)误食毒性物质毒蕈、砷、灭虫药、杀鼠剂化学毒物均可刺激黏膜引起炎症

3.物理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粗糙食物或过多的食物均可损伤黏膜引起炎症

4.应激状态

某些危重疾病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休克、大面积灼伤等,使患儿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可导致急性胃炎

5.蛋白过敏

外源性蛋白过敏引起胃炎,在牛奶牛奶制品喂养的婴儿中尤为常见

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嗳气、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水及黏液,可带血呈咖啡样,较多出血时表现为呕血及黑便。感染性胃炎伴有腹泻时称为急性胃肠炎。有细菌感染的患儿可伴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呕吐严重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中毒,失血可致休克

1.急性单纯胃炎

起病较急,多在进食污染食物小时后或24小时内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上腹部不适疼痛,甚至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若伴有肠炎,可有腹泻。若为药物刺激食物所致,症状则较轻,局限上腹部,体格检查有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可亢进。

2.急性糜烂性胃炎

机体处在严重疾病应激状态下诱发,起病急骤,常以呕血或黑粪为突出症状,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伴重度贫血。

3.急性腐蚀性胃炎

误服强酸强碱,除口腔黏膜糜烂、水肿外,中上腹剧痛、绞窄感、恶心、呕吐、呕血和黑粪,并发胃功能紊乱急性期过后可遗留贲门或幽门狭窄,呕吐等梗阻症状

小儿急性胃炎的检查

1.血常规

感染因素引起者其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方剂汇www.fane8.com]中性细胞比例增高。

2.便常规

粪便检查有少量黏液、红、白细胞、潜血阳性

3.呕吐物检测。

4.内镜检查

这项检查安全可靠。可直接观察到黏膜明显充血、水肿黏膜表面覆盖厚的黏稠炎性渗出物,糜烂性胃炎在上述病变基础上见到点、圆、片、线状规则的糜烂,中心红色新鲜出血或棕红色陈旧性出血,伴白苔或黄苔。做胃镜时应同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及幽门杆菌检测。

5.X线检查

胃肠钡餐检查病变黏膜粗糙局部压痛。此项检查不能用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

小儿急性胃炎的诊断

急性胃炎的诊断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了解呕吐物颜色气味必要时送检验科。根据以上资料基本可以确诊。必要时做内镜检查。

小儿急性胃炎的鉴别诊断

急性胃炎患儿几乎均述上腹部疼痛,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胰腺

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烈疼痛,放射至背部腰部,常伴恶心、呕吐和发热。血清淀粉酶升高。B超或CT显示胰腺肿大,严重患者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淀粉酶增高。

2.肠蛔虫症及胆道蛔虫

(1)肠蛔虫常有不固定腹痛、偏食、异食癖、恶心呕吐。有排出蛔虫史,粪便查出蛔虫卵

(2)胆道蛔虫骤然发生腹部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左、右肩部背部,发作时辗转不安,剑突下偏右压痛明显,可伴呕吐,有时吐出蛔虫,B超见胆总管内有虫体异物

此外患儿腹痛还要与外科急腹症肺部疾病相鉴别。

小儿急性胃炎治疗

1.祛除病因

药物引起急性胃炎者应停用相关药物;应激性胃炎积极治疗原发病;因感染引起可选适当抗生素

2.一般治疗

患儿宜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少量多次进餐,必要时停1~2餐,避免服用刺激性和不易消化食物

3.有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4.有严重出血时应卧床休息,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球血浆静脉滴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或质子抑制剂奥美拉唑。

小儿急性胃炎预防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脏的、腐败的食物

2.服用对黏膜刺激药物应在饭后服用,必要时减量或换药。

3.管理好腐蚀剂和有毒物质,防止小儿误服。

4.避免生冷刺激食物饮食要有节制。

5.预防呼吸道及肠道感染。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