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感

泌尿系感染简称尿感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尿感。症状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解除先天性梗阻防止肾损害及瘢痕形成。

概述

小儿尿感的病因

1.小儿易于发生尿感的原因

(1)生理特点 婴儿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粪便污染,加上局部防卫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血症可导致下行感染。

(2)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 前者较成人多见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还可神经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梗阻。

(3)膀胱输尿管尿液反流(简称尿反流)幼儿常见。在正常情况下,输尿管有一是在膀胱壁内走行,当膀胱尿液充盈及排尿时,膀胱壁压迫此段尿管使其关闭,尿液不能反流。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膀胱壁内走行的输尿管短,很多小儿排尿时关闭不完全而致反流。细菌随反流上行引起感染。尿反流的危害在于导致反流性肾病肾脏瘢痕形成,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反流的程度肾脏瘢痕成正比。轻度反流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但重度反流多需手术矫治。因此,对泌尿系感染患儿查明有无反流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2.致病菌

部分肠道杆菌致病。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及副大肠杆菌等。少数为粪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偶由病毒支原体真菌引起。

3.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 多见于女孩

(2)血行感染发生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脓疱病、肺炎、败血症病程中。

(3)尿路器械检查 也可成为感染途径

(4)其他 少数可由淋巴通路及邻接器官组织直接波及所致。

小儿尿感的临床表现

1.急忙尿路感染

是指病程在6个月内者。症状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长儿与成人相似年龄越小全身症状明显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多较轻或易被忽视。

(1)新生儿期 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但一般局部排尿症状多不明显

(2)婴幼儿 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年龄增长逐渐明显。排尿时哭闹,或有顽固性尿布疹,偶可出现黄疸

(3)儿童尿路感染时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时可有终末血尿及遗尿,而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但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可伴腰痛及肾区扣击痛。同时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及水肿多不明显。一般不影响功能

2.慢性尿路感染

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直至肾功能衰竭(首先出现浓缩功能受损)。反复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消瘦、进行性贫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状可无或间歇出现。可有脓尿及细胞尿或不明显

小儿尿感的检查

1.尿标本收集

外阴清洗后再用1:1000瓣洁尔灭冲洗,留中段尿送检。因其简便易行,是目前常用的留尿方法。小婴儿可用消毒塑料袋固定在外阴部留尿,但如30分钟未留到尿流需再次消毒

2.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沉渣中白细胞计数5个/HP应考虑可能为泌尿系感染。如白细胞聚集成堆或见白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者则诊断价值更大[方剂汇www.fane8.com],后二者更可说明肾脏受累,但仅检出细胞者尚不足以诊断上尿路感染

3.尿培养菌落计数

是诊断本病重要依据正常膀胱中虽无菌,但排尿时可有杂菌污染因此根据有无细菌生长作诊断依据往往发生错误,必须同时菌落计数。菌落计数10万/ml以上可确诊为尿感,1~10万/ml为可疑,少于1万/ml多系污染女孩如二次尿培养菌落均在10万/ml以上,且为同一种细菌更可确定诊断。男孩如尿标本污染,菌落在1万/ml以上,即应考虑菌尿的诊断。采取新鲜尿液培养重要,如不能即时培养,应随即放在4℃冰箱内。

4.尿液直接涂片找菌

用一滴混匀的新鲜尿,置玻片上烘干,用美蓝或革兰氏染色此法简单迅速,有一可靠性,对诊断有意义

5.菌尿辅助检查

常用者有硝酸盐还原试验,可作本病过筛检查,阳性可达80%~90%。此法简便、可靠,无假阳性,但如尿中缺乏硝酸盐;大量利尿或使用抗生素可为阴性

小儿尿感的治疗

本病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复发、支除诱因、纠正先天后天尿路结构异常,防止肾功能损害。

1.一般治疗

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膀胱内停留时间女孩注意外阴清洁

2.抗菌疗法

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物治疗药物选择一般根据

(1)感染部位 肾盂肾炎选择浓度高的药物,而下尿路感染则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呋喃类或磺胺

(2)尿培养药物敏感结果

(3)肾损害少的药物 急性初次感染经以下药物治疗症状多于2~3天内好转、菌尿消失。如治疗2~3天症状仍不见好转或菌尿持续存在,多表明细菌该药可能耐药,应及早调整,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3.积极治疗尿路结构异常

小儿尿路感染约半数可伴有各种诱因,特别在慢性或反复再发的尿感多同时伴有尿路结构异常,必须积极查找,尽早治疗,防止肾实质损害。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