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在尿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分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前者指肾盂肾炎,后者指膀胱炎和尿道炎。上尿路感染的危害较大,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反复感染可形成肾瘢痕,严重者可致继发性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概述

小儿尿路感染症状体征

年龄和尿感部位不同而异,主要三种表现形式:即肾盂肾炎膀胱炎和无症状性菌尿。

1.肾盂肾炎  婴幼儿占多数,以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常有38.5℃以上的发热,高热时可有惊厥或寒战,同时还有全身不适、神萎、面色苍黄,呕吐、恶心、轻泻。年长儿述胁肋部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新生儿表现如败血症,有体重下降、喂养困难黄疸、激惹、发热或体温不升。

2.膀胱炎  大多为年长女孩,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尿不尽、下腹不适耻骨上区疼痛尿失禁症状,有时尿恶臭,有外阴湿疹膀胱炎一般不引起发热。

3.无症状性菌尿  无症状性菌尿指小儿尿培养阳性,而无任何感染的临床症状。几乎全是女孩,但若不治疗可能发展为有症状尿路感染

小儿尿路感染的用药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易消化,含足够热能蛋白质。

2.抗感染治疗

(1)药物选择细菌性尿感根据尿感的定位诊断及病原选药:

①上尿路感染选用血和肾浓度高的药物,下尿路感染选用尿浓度高的药物

根据检查的病原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③尽可能用低毒的药物

幼儿应采取积极有效治疗,如伴有呕吐、神萎者,建议静脉用药。头孢抗生素别是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有较好效果,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已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替代趋势。氨基糖苷静脉滴注要慎用,时间不可长。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强,但7岁以下小儿慎用。磺胺甲噁唑(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适用于下尿路感染治疗,一般用药5~7天。对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用抗真菌药。

(2)疗程由于儿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床上不易区分新生儿和小婴儿尿路感染合并畸形比例较高,短程疗法,包括单剂量疗法和3天疗法,在儿童中均不宜推广。采用短程疗法急性尿路感染儿童,其复发率和重新感染的机会均大于2周左右常规疗法只有年龄大于5岁,尿路没有畸形,才考虑采用短程疗法

急性初次上尿路感染有效抗菌治疗,多于2~3天热渐降,尿常规迅速恢复正常常规疗程为2周。对治疗恢复顺利者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抗生素疗程需4~6周。初次尿感痊愈后第1,2,3,6,12个月应随访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至少1年。

(3)复发和再感染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天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儿可有复发,多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常见原因有:

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包括未选用针对病菌敏感药物和仅选用了组织浓度低的药物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杀菌目的

出现了耐药菌株: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少见,如初次治疗后72h症状和菌尿未消失,应及时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③L-型细菌:占肾盂肾炎复发的20%,根据其仅能在肾髓质高渗条件下生存,可通过多饮水来降低肾髓质渗透压其生存环境同时选用红霉素和氯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重新治疗

④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存在可为细菌提供有效庇护所,逃脱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疗中止后,成为复发的病因

病原菌:除大肠埃希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1岁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变形杆菌为主,对这些病人应按药敏选用抗生素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续存在或经2次6周以上治疗频繁复发,则要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顿服为宜剂量常规治疗量的1/3~1/4,药物可选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

再感染多发生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以上,常见女童,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药物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剂量常规治疗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6周,有效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方法同上,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4)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无症状性菌尿大多不需治疗因为抗菌治疗并不能降低再感染的发生率。不过如果患儿合并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继往感染留下肾内陈旧性瘢痕,则应给予积极治疗否则,菌尿、并存畸形可促进旧瘢痕发展和新瘢痕形成,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性血压形成,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无症状菌尿的治疗,先采用10~14天常规疗法,菌尿转阴后,给予小剂量长期预防药物选择剂量疗程与再感染病人预防相同。

(5)慢性肾盂肾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常有肾皮质瘢痕形成,并伴有肾乳头肾盂肾盏的变形扩张,或持续的肾功能损害和肾脏挛缩。慢性肾盂肾炎大多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少数有尿路梗阻,不伴畸形者极少见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治疗。对于有尿路畸形者或尿路梗。

小儿尿路感染饮食保健

尿路感染因为膀胱气化不利,而产生湿热,或有淤血阻滞等原因,可以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冬瓜薏仁米,茯苓,生甘草能清热,可以结合使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防止感冒,才能减少感染的机会。保持精神愉快。气血畅通了。一切疾病都会远离你的

小儿尿路感染的预防护

强调尿筛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养成多饮水,不要憋尿的好习惯,并保持外阴清洁严格掌握插置导尿管的指征[方剂汇www.fane8.com],尽量避免尿路器械检查。对频繁复发的尿路感染患者,要进行全面检查,做出诊断评价,须除外尿路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

小儿尿路感染病理病因

各种病原生物即为尿感的病因大肠杆菌占75%~90%,其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产碱杆菌,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升高,如肠链球菌葡萄球菌。由器械操作诱发尿感的细菌可为肠道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泌尿道梗阻、结构异常、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和神经源性膀胱基础上并发的尿感可为一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病毒感染,别是病毒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真菌感染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的留置导尿、免疫缺陷病或类固醇、广谱抗生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过程中。

小儿尿路感染疾病诊断

幼儿急性肾盂肾炎常以急性感染中毒症状主要表现,而缺乏泌尿系统特殊症状,故在发热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应警惕尿感的可能,并注意与其系统急性感染做鉴别。急性肾盂肾炎严重者可合并败血症,特别是在新生儿和有阻塞性肾病者,故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及血白细胞20×109/L~25×109/L的患者,应做血培养

除尿感外,急性小球肾炎病程中可有暂时性尿白细胞增多,但有血尿水肿血压急性间质性肾炎狼疮肾炎亦有白细胞尿,均应结合临床症状相关检查作鉴别诊断。

对一般抗菌治疗效应和尿细菌培养多次无细菌生长的尿感,尚应结合胸片、OT试验、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结核培养静脉肾盂造影等除外泌尿系结核

蛲虫病和无良好卫生护理的儿童,包茎、会阴炎症亦可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但尿白细胞正常或只略为增多,尿培养结果不符合尿感。经驱虫、加强外阴护理和局部处理可缓解症状,不必口服抗生素

小儿尿路感染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常有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20mg/L。膀胱炎时上述实验指标正常

2.尿常规检查  清洁中段尿离心镜检中白细胞≥5个/Hp提示尿路感染,若见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肾乳头膀胱炎可有明显血尿。尿路炎症严重者,可有短暂明显蛋白尿。部分病儿可有血尿或终末血尿

3.细菌学检查  尿培养是确定诊断的重要证据,要求在抗生素应用前做,排尿前勿多饮水。留尿过程中要严格常规操作以免尿液污染。尿培养因可受前尿道尿道周围杂菌的污染,故需在治疗前做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若菌落计数≥10万个/ml有诊断意义,1万~10万个/ml为可疑。但已有膀胱炎尿路刺激症状患者,尿白细胞明显增多,尿培养菌落计数为1000~1万个/ml亦应考虑尿感的诊断,此外,某些革兰阳性球菌如肠链球菌分裂慢,如为1000个/ml亦可诊断尿感。对婴幼儿新生以及怀疑尿感而留尿困难小儿可做耻骨膀胱穿刺培养阳性培养即有诊断意义。留做细菌培养的尿若不能及时送验时,应暂放4℃冰箱内,否则影响结果。有发热的尿感应同时做血培养。大量利尿或已应用抗菌治疗,则影响尿培养结果。送尿培养培养阳性应做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治疗

4.尿直接涂片找细菌  用一滴均匀新鲜尿液置玻片上烘干,用亚甲蓝或革兰染色,在高倍或油镜下每视野若见到细菌≥1个,表示尿内菌落计数>10万个/ml。根据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细菌形态可作为选用药物治疗的参考。

5.菌尿辅助检查  尿液硝酸盐还原试验,可作为过筛检查,阳性可达80%。

6.其他检查  肾小管损伤的其他实验指标,尿β2-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增高,尿渗透压降低提示肾盂肾炎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可探查泌尿系结构膀胱排泄功能有无异常有无结石、梗阻、残余尿等引起感染的诱因

2.X线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可显示泌尿系统有无先天畸形(如重肾、多囊肾等)、肾盂积水及其程度。了解肾的大小有无肾盂肾盏变形等慢性炎症和肾瘢痕证据。对<5岁的第一次尿感应做排泄性膀胱造影,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后尿道瓣膜等尿感诱因

3.核素检查  核素99m锝二巯基二酸(99mTc-Dimercaptosuceine acid,DMSA)肾静态显像可作为上尿路感染诊断的可靠指标,对发现肾盂肾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当急性肾盂肾炎时肾的轮廓正常由于肾实质的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水肿肾小管细胞死致DMSA减少,造成病变部位同位素分布稀疏区,当炎症消散后此种稀疏区可消失。在慢性肾盂肾炎,肾瘢痕形成时,病变部位的DMSA摄入更少,且肾外形可因瘢痕收缩而缩小或见楔形缺损区。

小儿尿路感染并发症

可引发高热惊厥、败血症,反复感染可致慢性血压慢性功能衰竭等。

小儿尿路感染的预后

对于大多数慢性尿路感染患儿,随着尿路畸形的矫正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急性发作的次数明显降低,肾瘢痕形成风险减少。仅少数起病年龄早,就诊时已有广泛瘢痕形成慢性尿路感染小儿,会发展血压、进行性肾损害,直到慢性功能衰竭。所以,对儿童,尤其婴幼儿尿路感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

主要通过上行和血行感染,邻近器官感染的直接侵犯少见正常尿道通过以下机制有抗感染作用:①定期排尿将细菌冲洗出尿道;②尿中有IgA、溶菌酶、有机酸等抗菌物质;③泌尿道黏膜产生的分泌型IgA及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分泌的黏附分子(mucin),可有效减少细菌的黏附。所以只有诱因存在,才为易发尿感的原因

1.上行感染  正常小儿尿道有少许细菌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损伤细菌可入侵或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肾盂和肾间质的感染。正常输尿管蠕动可使尿液注入膀胱女孩尿道短,上行感染机会男孩多。婴儿尿布外阴容易粪便污染是婴幼儿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的原因之一,以下因素可促发上行感染: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力纤维发育不全,蠕动力弱,易于扩张,尿流不畅

(2)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输尿管分腹段、盆腔段和膀胱段,正常输尿管进入膀胱呈一钝角,向内、向下进入膀胱有一定的斜度长度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由肌肉筋膜鞘组成,输尿管膀胱开口呈斜行裂隙状,起瓣膜作用。当输尿管进入膀胱角度改变、在膀胱壁内行程太短、输尿管末端环形和纵行肌纤维数量分布异常输尿管膀胱开口先天异常以及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均可引起输尿管膀胱反流。婴儿期下尿道神经发育不成熟,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产生的逼尿肌功能亢进,使膀胱内压增高,改变了膀胱壁和输尿管交界处的解剖关系也引起VUR,但为暂时性。

尿反流分5级:

①Ⅰ级:反流仅见于输尿管

②Ⅱ级:反流至肾盂、肾盏。

③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与扭曲,肾盏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④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级:输尿管显著扩张与扭曲,肾盂肾盏显著扩张,多数肾盏不见乳头压迹。

尿液反流的危害在于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复发作引起肾瘢痕而且,Ⅲ级以上的尿反流也可因肾盏内压力过高引起肾内反流和肾间质损害。两者同时或单独存在均可慢性功能衰竭。

(3)其他先天畸形和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等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还可神经源性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梗阻。

(4)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是影响尿感的主要因素,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例,其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K是决定大肠埃希杆菌尿路致病性的必要条件此外大肠埃希杆菌菌体表面有许多P菌毛,能表达黏附素。能特异地与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使菌体紧密黏附于泌尿道上皮,避免被尿液冲洗,得以在局部繁殖引起上行感染。

2.血行感染  在败血症或其他病灶引起的菌血症时,细菌经血流进入肾皮质肾盂引起尿感。血行感染以新生儿多见。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