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aemias,SA)是由一组病因不同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引起的贫血。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且铁剂治疗无效。

概述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症状体征

遗传性SA中性联遗传者男性发病,发病年龄多在6~30岁,也有婴儿期或50岁以上发病者;女性携带者。少数常染色体遗传者男女均可发病。获得性SA男女均可发病,以中老年较多亦可见于少年

遗传性或获得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均相似病程发展缓慢良性过程,常以贫血表现来就诊。有皮肤黏膜不同程度的苍白或轻度黄疸,半数有脾或肝大但较轻,故有时不能触及。出血表现仅偶见。在遗传性病例中多为家庭中的长子首先发病。性联隐性遗传者多为男性发病而由女性传递,由于传递者均无严重贫血;故临床上甚少女性严重患者。而特发性者,男女均可发病。继发性患者除有本症的特点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或有应用药物病史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用药治疗

遗传性及获得性的患儿,都应首先试用大量维生素B6治疗,不论早期效果如何亦均应较长期服用。约半数病人不同程度疗效,一般每天剂量为50~200mg,对此药反应良好者称为吡哆醇效应性贫血(Pyridoxine-responsive anemia),此类病儿维生素B6缺乏症所致的贫血不同,前者并不具有典型的皮炎、舌炎及痉挛等维生素B6缺乏症的征象。北京儿童医院1981年曾报告1例典型的维生素B6效应病儿;5岁女孩蒙古人,因贫血及肝脾肿大住院,血清铁增加,骨髓明显细胞系统增生,可惜当时未作铁染色。开始在对治疗中加维生素B6而好转,但停用维生素B6 2个月后复发,再用有效,而再次停药1个半月后贫血又明显加重,遂补做骨髓片铁染色,可见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而确诊。后一直使用维生素B6,每天30~60mg,稳定后改用每月用药7天维持。随访观察4年余,血红蛋白保持在100~120g/L(10~12g/d1),症状消失,含铁粒幼红细胞大半消失。1983~1986年浙江医大附属儿童医院报道了婴幼儿病例4例,均用维生素B6(吡哆醇)治疗,获得不同程度疗效

维生素B6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试用磷酸吡哆醛或色氨酸亦可试用叶酸维生素B12、肝精(肝浸膏)、丙酸睾酮免疫抑制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偶获疗效。如已出现粒细胞发育不良情况亦可试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重度贫血者(Hb<60g/L)可输浓集的红细胞体内有过量的铁贮积,可用去铁胺(去铁敏)等,个别病人可以换部分血。继发性病例主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停用有关的药物。先天性者可考虑异基因骨髓移植。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饮食保健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尤其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和不长素食。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叶酸维生素B12。多吃富含叶酸绿色新鲜蔬菜酵母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食物。补充维生素C促进叶酸吸收主要绿色新鲜蔬菜水果花生仁、酵母制品以及动物肝肾等。含维生素B12丰富食物主要也是动物肝肾瘦肉。禁酒,有报告慢性酒精中毒病例多数伴有叶酸缺乏,故不应饮酒。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预防护

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其他应重视避免接触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中毒等,以防止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病理病因

病因可分遗传性后天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者又分为性联遗传或常染色隐性遗传。获得性者大部分原因不明的特发性,但亦可继发于药物毒素或由其他疾病所诱发。不论遗传或获得性患儿均以对吡哆醇(维生素B6)治疗反应效果而进一步定为效应性或无效性,其中以遗传性者对维生素B6反应较佳(表1)。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疾病诊断

诊断时应缺铁性贫血中海贫血、铅中毒性贫血或感染性贫血等鉴别。

遗传性SA容易MDS中RAS相混淆,应注意鉴别。MDS是一组干细胞异常综合征,造血系统表现为红系、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分化紊乱形态特点,即所谓“病态造血”表现。贫血为大细胞性或正细胞色素性,而遗传性SA多为色素细胞性贫血[方剂汇www.fane8.com],无病态造血表现,除红细胞系外,其他系造血细胞异常此外,RAS仅少数对维生素B6治疗反应,而遗传性SA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部分病例有效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特征性所见有:

1.血象  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多在70~100g/L(7~10g/dl),偶亦可见低至30g/L(3g/dl)。遗传性所致者成熟细胞多呈典型的、数量不等的低色素细胞。获得性者则可同时见到正色素正常细胞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反而减低,或增高不明显。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但在获得性病人中可有抑制情况

2.骨髓检查  骨髓片中可见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以中幼红细胞为主,亦可有巨幼样变(对叶酸反应者可见巨幼红细胞改变)。用普鲁士蓝染色出现病理性铁粒幼红细胞及“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可达40%。

3.血生化  血清含量增高,可达35.8μmol/L(20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可达90%以上;血清总铁结合力和(或)不饱和铁结合力降低。血中未结合的红素轻度升高。

4.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在遗传性者多减低,说明为ALA合成酶或粪卟啉氧化酶缺陷。不论遗传性还是特发获得性病例中,当血红素合成酶或铁螯合酶有缺陷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均可增加。

其他辅助检查:

常规做B超和X线检查。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并发症

可因铁大量沉积而合并血色病、糖尿病、肝硬化心肌病等;可因并发感染而致死;可并发消化道、泌尿道等出血;重症可并发心力衰竭、肝功不全等。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预后

本病的预后依其病因病情轻重及对吡哆醇(维生素B6)治疗反应而异。不论何种病因,对维生素B6的反应重要。有7%~10%的获得性特发性病人可有发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趋向,最终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过程急缓不一。

大多数获得性特发性病人慢性痛苦过程。但如出现下列情况,常提示预后不良:如血小板减少,严重贫血;难以治疗的巨幼红细胞增多;获得性血红蛋白H的出现;骨髓原始细胞增加;红细胞系统增生不良;复合性染色体核型异常或出现亚二倍体,若周围血中绝对性单核细胞增多或假性Pelger-Hut核异常均为白血病转化的一种征兆,预后很。而血内如出现血小板数目增多,骨髓明显细胞系统增生时,可能预示预后较好

遗传性长期重症患儿可有血色病,皮肤呈棕铜色及糖尿病,肝、心功能异常并发症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正常骨髓的幼红细胞胞浆内可见少量铁存在,用铁染色时可见30%~60%的幼红细胞中有细小的铁粒,但数量仅1~2粒,最多不超过5粒。而本病的幼红细胞则不但含粗大的铁粒,数量多且质呈现病态。

本病简要的发病机制如下:在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缺乏或生化过程中产生障碍时,即可导致幼红细胞内非血红素铁的过量蓄积,产生病态性铁粒幼红细胞。血红素合成途径的第一步是甘氨酸琥珀辅酶A形成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 acid,ALA);其最后一步为铁和原卟啉结合形成红素,这两个关键性的步骤都在幼红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假如ALA合成酶产生缺陷或吡哆醇(即维生素B6)在酸作用下合成5-磷酸吡哆醛的辅酶过程发生故障,即可使卟啉不能充分合成,铁与原卟啉不能结合,使幼红细胞的线粒体内铁超负荷,堆积形成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在光镜下可见铁粒在幼红细胞核的周围呈环状或至少1/3环形。在电镜下此种异常线粒体变形、肿胀、破裂,铁以尘状或斑状沉积于线粒体的内嵴,失去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超微结构。这种铁是三价铁的磷酸盐,而三价铁是不能与卟啉环结合为血红素的。正常幼红细胞线粒体是环绕核的,故病态线粒体的铁粒在显微镜下亦为环形。这种形态异常细胞功能上亦不正常,其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均受抑制由于铁沉积,也抑制了中幼红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以致出现红细胞无效造血现象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