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有家族性倾向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的总称。多数病因不明。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小脑和脑干,故也被称为脊髓-小脑-脑干变性。其他部位如脊神经、脑神经、基底节、丘脑及大脑皮质均可受累。还常伴有其他系统异常,如骨骼、眼球、心脏、内分泌及皮肤等。由于各种局灶性变性损害程度、发病年龄及遗传方式的不同,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众多类型或综合征,至少已有60种类型。各种类型之间常有交叉的症候,至今尚无理想的分类方法。 遗传性共济失调包括具有3个共同特征的不同疾病:共济失调,遗传基

概述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体征

1.弗里德里共济失调  本病多在5~18岁发病,少数可迟至30岁发病。隐性遗传者起病较显性遗传者早。同胞的发病年龄相近。男女大致相等。隐匿性起病,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早期表现为步态不稳,步态蹒跚,站立时身体摇晃,宽基底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随病情进展出现双手笨拙,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说话缓慢而含糊。后期出现肢体感觉消失,因锥体束损害明显而出现病理反射。多数有眼震,少数有视神经萎缩。晚期可出现轻度智力低下

骨骼畸形本病又一特征,弓形足、脊柱后凸或侧凸尤为常见

胸部X线片常提示心脏扩大,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提示心肌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20%病人发生糖尿病而需行胰岛治疗,40%~50%病人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易发生于20~30岁病人,其神经系统并发症反过来可加重病人本身的症状

部分病人可伴有白内障、蓝巩膜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显示感觉动作电位明显降低或消失,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仅轻度减慢,与轴索性神经病的病变特点一致。

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男女大致相等或女略多于男。婴幼儿期起病,首发症状小脑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眼震及步态不稳。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锥体外症状脊髓症状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手足徐动、深感觉缺失、病理反射阳性等,还可伴发脊柱前凸或侧突,智力逐渐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毛细血管扩张常在4~6岁出现。最先见于球结膜,以后出现于眼睑、颊部、耳郭、颈部锁骨上部、上肢的屈侧等处皮肤皮肤毛发呈早老性改变。女性患者卵巢不发育。病儿常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胸腺不发育,约半数并发恶性肿瘤

3.橄榄小脑萎缩  男女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2个月至60岁,多于30岁左右起病。发病隐匿,病初常觉下肢易倦,步态不稳双手动作不灵活,精细动作难以完成,伴明显言语障碍,意向性震颤及辨距不良部分病人出现吞咽困难。继之渐出现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由减低变为僵直。除头、肢体躯干震颤之外,可见腭帆提肌的重复收缩(软腭震颤),间有舌及面部肌束震颤。部分病人有眼肌麻痹、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色素网膜炎。晚期可有锥体束损害表现、尿失禁视力障碍由于快速扫视运动障碍引起慢眼球运动,呈凝视状,晚期可使眼球几乎固定。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用药治疗

对大多数遗传性共济失调尚缺乏特效治疗。以体疗、按摩、理疗等改善症状为主。内科治疗不能改变病程,期望寻找调控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frataxin表达的治疗

1.药物治疗  任何疗效最多只能达到中度的改善。

(1)维生素:多种维生素,别是维生素B12的反复应用;维生素E替代能阻止和改善家族维生素E缺乏症

(2)水杨酸扁豆碱粉口服

(3)左旋多巴:在SCA,别是MJD/SCA的病人中,左旋多巴可使强直或其他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得到缓解。

(4)巴氯芬(baclofen)或trizanidene:可能对痉挛有帮助

(5)乙酰唑胺:可控制发作性阵发性共济失调(EA 1和EA 2)的发作。

(6)苯妥英钠:减轻EA 1的面部手部肌肉颤搐。

(7)金刚烷胺和丁螺环酮(buspirone):可改善不同类型小脑共济失调。

(8)防治感染:另应积极防治鼻窦、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可试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药物,如胸腺素、转移因子、球蛋白等,但无肯定疗效

2.体疗与矫形  主要针对共济失调进行体疗。

3.手术治疗  在Friedreich共济失调,骨科手术可缓解足部畸形

基于对遗传性共济失调分子机制知识的增加,我们期望会拥有全新的特异治疗方法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饮食保健

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平时饮食习惯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预防护

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遗传咨询并应做基因检测。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病理病因

1863年描述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FRDA)是一种常见的早发型染色隐性共济失调。最基本的临床表现为少年起病(青春期到25岁之间),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腱反射缺失、跖反射伸性反应。其他常见特征为构音障碍皮质脊髓束性笨拙、腿部本体感觉功能缺失、脊柱侧凸和心脏病。25岁以前起病的腿部反射缺失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方剂汇www.fane8.com],要与迟发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及其他诸如伴有腱反射缺失的早发性小脑共济失调等“Friedreich共济失调样”综合征区分开来。随着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被克隆,已经明确某些“Friedreich共济失调样”综合征也是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突变结果

床上应用较多分类如下:

1.脊髓型  包括:①弗里德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②遗传性痉挛性截瘫;③后柱性共济失调等。

2.脊髓小脑型  包括:①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②无β脂蛋白血症;③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Louis-Bar综合征);④脊髓脑桥变性等。

3.小脑型  包括:①橄榄小脑萎缩;②小脑橄榄萎缩;③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Ramsay-Hunt综合征);④Machedo-Joseph病(又称Azorean病);⑤遗传性共济失调-白内障-侏儒-智力缺陷综合征;⑥Hartnup病等。

由于分类未包括病因及发病机制,造成与其分类方法的重叠。例如无β脂蛋白血症及Hartnup病属先天代谢异常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则又属神经皮肤综合征的范畴。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疾病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型即腓骨肌萎缩症;②后颅窝肿瘤;③Arnold-Chiari畸形;④先天性代谢异常,如无β脂蛋白血症、Refsum病、Wilson病等;⑤慢性肝病;⑥囊性纤维化等。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主要与Friedreich共济失调鉴别。鉴别要点后者骨骼畸形心脏改变,而无毛血管扩张及早老改变,血清IgA及甲胎蛋白正常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  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分类显著增高。

2.血液检查

(1)免疫蛋白异常:40%~80%患儿血清和分泌型IgA和IgG缺乏或减少,IgM增高。

(2)甲胎蛋白升高:对离子辐射的敏感异常及α-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3)细胞遗传学异常染色体检查可见同源14号染色体易位[t(14q+;14q-)]。

3.脑脊液检查  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包括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向心室肥厚或不常见的不对称间隔肥厚心动超声证据。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缺失或显著下降是Friedreich共济失调与Charcot-Marie-Tooth病的区别要点。其他常见异常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幅下降,锁骨上(体感诱发电位)降低,或缺如以及感觉皮质的迟发扩散性电位。脑CT扫描及MRI检查可见小脑脑干萎缩。MRI常可显示颈髓萎缩。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并发症

可出现视神经萎缩,智力低下,弓形足,脊柱后凸或侧凸,心肌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伴有白内障,蓝巩膜,反复呼吸道感染,并发恶性肿瘤橄榄小脑萎缩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出现吞咽困难晚期可有锥体束损害表现,尿失禁视力障碍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预后

Friedreich共济失调是由于GAA内含子扩增使frataxin转录受干扰而引起frataxin缺陷。作为扩增的后果,一条DNA链具有长段的嘌呤另外的DNA链具有长段的嘧啶;这些具有异常螺旋结构核苷酸序列抑制转录重复越多抑制frataxin转录明显,发病就越早,症状亦更严重

病程逐渐进展;大部分病人症状发生后15年不能行走,尽管进展的速度有变异。平均死亡年龄为40~60岁,多死于感染或心脏病。内科治疗不能改变病程,期望寻找调控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frataxin表达的治疗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预后不良,多数持续进展,10岁左右多不能行走。常死于肺部感染和恶性肿瘤平均病程15年左右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

1.弗里德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  弗里德里共济失调首先由Friedreich于1863年报告,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中研究较深入类型。多数病例尤其是典型病例属常染色隐性遗传,少数病例似属显性遗传,或为散发。本病病因不清楚,亦未发现异性生化异常。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和侧索中的脊髓小脑后束和锥体束,脊髓小脑前束病变较轻。病理改变主要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索破裂,Clark柱细胞消失,胶质增生。后根也有类似病变。小脑损害相对较轻微或为正常。多数病例伴有心肌纤维的弥漫性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

2.遗传学  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基因(X25)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的9q,编码一个高度保守蛋白,frataxin。95%以上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病人是X25基因第一个内含子的GAA三联子的重复扩增的纯合子。少数Friedreich共济失调病人是一个GAA内含子扩增和截断(truncating)或无义(missense)突变的杂合子。一些但不是全部病人为不典型和轻度病变的复合杂合子

正常染色体一般少于42个三联子重复,但病变的染色体有66~1700个重复。当从父母传给小孩时,正常染色体的重复稳定的,但增多的GAA重复显示减数分裂的不稳定性,经常在父方传递后收缩及母方传递后扩增或收缩。重复子扩增的减数分裂的不稳定性在不同组织包括不同脑区有所不同

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异性,在Friedreich共济失调中多数受累的部位其表达最高,例如心、肝、骨骼肌和胰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的表达水平最高小脑最低。frataxin位于线粒体内膜。在frataxin相应物中缺乏酵母细胞会使线粒体中铁积聚而增加了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Friedreich共济失调病人心脏中可见铁沉积和铁硫酶的缺陷。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线粒体功能障碍自由毒性作用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又名Louis-Bar综合征是累及神经血管皮肤内分泌、网状内皮系统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也是一种染色不稳综合征主要病理改变是弥漫性小脑皮质萎缩,脊髓薄束和脊髓小脑束脱髓鞘。胸腺明显缩小或缺失。

4.橄榄小脑萎缩  橄榄小脑萎缩呈常染色显性遗传或为散发。病变主要累及橄榄核、脑桥基底核和小脑半球。脊髓后索和脊髓小脑也可受累。受累部位细胞明显减少,髓鞘脱失。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