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引起的遗传性溶血病,其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见到较多小球形红细胞。临床上以贫血、黄疸、脾肿大,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增多、病程呈慢性贫血经过并伴有溶血反复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现已明确,HS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概述

小儿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本病溶血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细胞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红细胞异常

小儿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幼儿儿童期,从无症状到危及生命的贫血,重者于新生儿或婴儿期起病。临床表现的轻重可有很大差别,同一家族不同患者病情轻重常较一致。

多数患儿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中度贫血;极少数患儿隐性遗传的纯合子或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临床表现为重型HS。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是H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三者或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大多数HS有轻中度贫血、中度脾肿大和间歇性黄疸。少数HS症状轻微虽然有溶血,但由于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一般无贫血,无或仅有轻微黄疸,无或有轻度脾肿大。

小儿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检查

1.血象

轻、中度重度贫血均可发生也可无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约为5%~20%,最低2%,也有高过20%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在溶血危象时可增高,血小板正常。再生障碍危象时,贫血加重,甚至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也减少。

2.骨髓

细胞系统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在再生障碍危象时,红细胞系统增生低下,有核红细胞减少。

3.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是确诊本症的主要方法。绝大多数病例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增高的程度球形细胞数量成正比。球形细胞数量很少者,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也可正常,须将红细胞在37℃孵育24小时才能发现其渗透脆性增高。红细胞机械脆性增高。再生障碍危象和合并铁缺乏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可相应降低。

4.红细胞自身溶血及自溶纠正试验

48小时的溶血度明显增加[方剂汇www.fane8.com],可以达到10%~50%(正常5%),加入葡萄糖或ATP可不完全纠正。

5.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50)

正常人红细胞AGLT50约为1800s,重症HS患者AGLT50可在150s内。该法操作简单适用于诊断和筛查

6.红细胞蛋白定性分析

可采用SDS-PAGE对膜蛋白定性分析,80%以上的HS可发现异常,结合免疫印迹法,可提高可信性,还可采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直接对每个红细胞的膜蛋白进行定量分析

7.其他

血清未结合红素增高,尿胆原正常或增高,粪胆原增高。Cr标记测定红细胞寿命缩短,其半衰期(T1/2)为8~18天,血清结合珠蛋白下降,乳酸脱氢酶增高。

小儿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黄疸、贫血、脾肿大、球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脆性增高和阳性家族史等作出诊断。轻型病例别是球形细胞数量不多、渗透脆性正常者,须做红细胞孵育后脆性试验和自身溶血试验才能确诊。极少数HS的诊断需要依赖红细胞蛋白分析或测定。对于少年原因不明的脾肿大和胆石症,在感染尤其是细小病毒B型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出现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时应疑有HS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小儿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血红蛋白<70g/L时,应适当输注红细胞,以改善贫血。脾切除是治疗本症的根本办法,凡确诊者都应进行脾切除术治疗。极轻症患者可将手术时间推迟并追踪观察病情变化,以决定是否需行手术

脾切除后红细胞膜缺陷和球形细胞依然存在,但由于去了主要细胞的场所,红细胞寿命得以延长,使贫血获得纠正,黄疸消退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