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骨皮质增生症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又称Caffey病,为婴儿时期侵犯骨骼及肌肉筋膜的疾病,其特点为长管状骨和扁平骨在骨膜下有新生骨形成,以及患处的肿胀和疼痛。发病年龄都在6个月以前,小于2月者占80%,男女发病无显著性差异。但也有报道称本症可发生在11岁的儿童。

概述

婴儿皮质增生症病因

1.本病可能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患。因多数病例长期低热及血沉增快表现,故疑为骨骼的轻度感染,但病变部位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

2.该病可出现在胎儿,但多数患儿在出生后半年以内发病,而且可以在一家的同胞胞胎发生,而先天性的骨发育障碍属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疾患

3.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较好反应,有时可因食物使该病发作,因此考虑有食物过敏因素

婴儿皮质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易受激惹、烦躁不安和易哭闹,以及局部肿物,开始肿物可有压痛,但局部温度不高也不发红,发病初期多有发热,血沉增快,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贫血,典型X线可见为骨膜下大量新生骨,病骨变粗。

1.一般表现

可有苍白、贫血,有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不安患者自觉烦闷急躁,心神不定。局部淋巴结不增大。

2.深层组织肿胀、变硬压痛

病变可为多发或单发。在同一患儿,受累各骨的病变程度表现轻重不一。肿胀出现于X线片显示病变之前,消退也比X线片上病变消失早。局部不红不热,不化脓。但可无故在原处或在另一部位复发。

3.骨皮质增厚

见于长管状骨和扁平骨。长管状骨如:上肢肱骨、尺骨、桡骨);下肢股骨胫骨、腓骨);肋骨。扁平骨如:下颌骨、肩胛骨、额骨、颞骨。

此外,可有假性瘫痪及胸膜炎等症状

婴儿皮质增生症的检查

1.外周血检查

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计数减少。

2.血生化检查

血沉增快、疾病极期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升高。

3.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先为轻度骨皮质增厚,以后逐渐出现明显骨膜下新骨形成。在增厚肿胀的软组织下方,骨皮质外侧开始出现骨膜增生影,继之层状增厚,最后与骨皮质相融合而致骨皮质增厚,致密硬化。病变侵犯管状骨时,仅在骨干周围见到层层增厚的骨膜新生骨影,有时如管套状包围骨干,边缘可以规则波浪[方剂汇www.fane8.com],但不累及骨骺和干骺端。由于新生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可以变窄或消失。后期的骨皮质逐渐吸收骨髓腔扩大及骨干膨大后逐渐重塑恢复

婴儿皮质增生症的诊断

本病的发病年龄婴儿早期,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诊断一般不难。但个别病例可以复发。此时患儿年龄已大,甚至可以延至成人期,且症状时发时愈,此时应详细询问婴儿期的病史

婴儿皮质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1.婴儿急性血源性骨髓

急性感染临床过程局部组织有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四肢长骨单发生本病常易误诊,随访观察很重要

2.维生素C缺乏症

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X线表现骨膜血肿钙化,包围整个骨干和干骺端呈包壳状,干骺端特有的血病征,骨骺“指环征”。

3.维生素A中毒

本病的一些症状和X线征象与婴儿皮质增生症相似之处,而本病长期用过维生素A的病史

4.外伤

婴儿多见于产伤,由于肌肉损伤出血、肿胀,2~3周后逐渐钙化及骨化。

此外,还应与先天性梅毒外伤骨膜下出血,蜂窝组织炎,恶性肿瘤,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等进行鉴别诊断。

婴儿皮质增生症并发症

个别病变严重或反复发作者,会遗留患肢畸形胸腔积液、突眼症和横膈麻痹;骨髓腔扩大、骨皮质变薄;邻近的肋骨、尺桡骨、胫腓骨融合;桡骨头脱位、胫骨股骨前弯、下肢不等长、面部对称等。

婴儿皮质增生症治疗

本症可自愈,临床症状多在1个月内消失,实验室检查亦随之恢复正常,一般6~9个月骨质渐修复,且预后好,无需特殊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重症患儿的临床急性症状在数天内消退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这种方法适于病变广泛和复发的患者

婴儿皮质增生症的预后

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内即能自愈,骨骼不遗留畸形轻者仅数周即愈,重者骨骼病变可达10~11个月,极少数达数年之久。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