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近的组织结构(如神经根,硬脊膜、椎管内脂肪组织等)的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统称,临床上根据肿瘤与脊髓、硬脊膜的位置关系,一般将椎管内肿瘤分为髓内,髓外硬膜内和硬膜外三类。髓外硬膜内肿瘤最多见,其次是硬脊膜外肿瘤,最少见为脊髓内肿瘤。

概述

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1.神经根性疼痛

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分布区放射,性质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2.感觉障碍

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

颈髓病变可出现四肢肌力减弱;胸腰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腰骶段病变表现为马尾神经受损体征、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缩。

4.直肠膀胱功能障碍

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检查

椎管穿刺和脑液检查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和蛋白含量增高是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当怀疑为椎管内肿瘤时,应尽早做奎肯试验及脑脊液检查。椎管内肿瘤患者脑脊液常规系列化检查可发现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正常动力学检查(即奎肯试验)可显示部分或完全梗阻。X线平片检查有部分患者可见骨质改变,在常规脊柱正侧位片及斜位片上,常见的征象有:

1.椎间孔扩大或破

2.椎管扩大,表现为椎弓根间距增宽。

3.椎体及附件的骨质改变,可见椎体骨质缺损、椎弓根破等。

4.椎管内钙化,偶见于少数脊膜瘤,畸胎瘤血管细胞瘤。

5.椎旁软组织阴影。由于椎管内肿瘤多为良性,早期X线片上常无骨质异常表现,有时仅在晚期可见椎弓根间距增宽,椎管壁皮质变薄,椎管扩大等间接征象。对于哑铃形椎等内肿瘤,可见椎间孔扩大。

发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断

颈椎管内原发性肿瘤并不罕见,但是由于肿瘤性质部位多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近10年来,新型离子碘水溶性造影剂的出现,CT和MRI的应用,使椎管内肿瘤部位主要依赖于脊髓造影、CT扫描或MRI等辅助检查。尤其是准确地鉴别髓内肿瘤和髓外肿瘤,更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手段

发性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颈椎管内肿瘤应与颈椎病相鉴别。

发性椎管内肿瘤治疗

1.保守治疗

症状轻或自发性缓解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并予反复、多次身体检查和MRI复查。应选择合适治疗手段

2.手术治疗

(1)显微外科技一般颈脊髓髓外肿瘤由于头架的使用,可以取得良好体位先进的照明设备及双极电凝的应用,使手术困难减少。但是高位脊髓肿瘤,因颈部肌肉厚、病变部位深,若显露不清操作粗糙[方剂汇www.fane8.com],可能损伤脊髓重要血管,导致呼吸骤停等恶重并发症。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可以预防及减少这些并发症根据脊髓MRI的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大小

(2)椎板开窗术传统用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有人将其用于治疗颈椎管内肿瘤摘除,目的也是减少椎体后部结构的破,保持术后脊柱稳定性。手术时,患者取俯位或侧卧位。单侧椎板开窗术将骨窗限制在一侧锥板,内侧保留棘突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外侧保留小关节突,上下咬除的椎板不超过一半,从椎板间隙开窗,上下不超过半个椎板,窗口的长可达15mm~20mm,宽可达10mm~15mm。将肿瘤分块切除或完整剥出。若肿瘤纵径超过一个节段,可顺延再开一个窗口切除肿瘤。因术野相对较小,为避免牵拉、推压脊髓,应尽量在原位分块切除肿瘤。椎管内肿瘤常见的为神经鞘瘤和脊膜瘤,大多体积小,仅开一窗即可完成肿瘤切除。为避免损伤脊髓,以采用分块原位切除肿瘤方式为妥。

椎板开窗术切除椎管内肿瘤优点:①手术对椎体骨结构创伤小,对术后脊柱稳定影响小。②对脊髓、硬膜、神经根管、椎管内容影响小,基本可避免术后残腔瘢痕组织增生、粘连所引起的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可能性。③术野小,术前应尽量精确定位,且手术技巧要求较高。④适用脊髓髓外肿瘤的切除,但是能否用于脊髓肿瘤,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发性椎管内肿瘤的预后

若能早期发现椎管内肿瘤,早期手术治疗,大多数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部分患者椎管内肿瘤瘤体较大或者位于高位颈椎术后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或术后一段时间后复发。至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则和患者脊髓受压的程度时间有一定的联系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