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穿孔或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如溃疡侵蚀力较强,穿透浆膜层而达游离腹腔即可致急性穿孔。如溃疡穿透与邻近器官组织枯连,则称为穿透性溃疡或溃疡慢性穿孔。后壁穿孔或穿孔较小而只引起局限性腹膜炎时,称亚急性穿孔。急性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因腹膜炎和败血症而死亡。症见脘腹隐痛、冷痛或胀闷胀痛,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或有呕血、黑便、眼周晦暗、舌紫,脉弦或迟涩。

概述

溃疡穿孔或出血的原因

本病是在慢性胃脘痛基础上,病邪阻滞的实痛、热痛。病初起自脾胃,后波及肝及其脏腑。然基础慢性胃脘痛,或由寒邪、食积阻滞;或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寒;或瘀血凝滞所致各不相同。

溃疡穿孔多发生在近幽门的胃前壁的小弯侧,穿孔一般较十二指肠者略大,且胃内容物多于十二指肠,故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症常较重。 有长期慢性溃疡病史急性穿孔,溃疡部有明显瘢痕,少数无溃疡病史急性穿孔,溃疡局部胃和肠壁接近正常,无明显增厚或炎症

溃疡发生穿孔后,食物胃酸、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具有化学刺激的胃内容物流入游离腹腔,开始引起化学腹膜炎,产生剧烈疼痛及多量液体渗出。数小 时后,胃肠分泌受到抑制,漏出物减少,化学刺激物被渗液稀释,因之腹疼减轻,随着化学性转向化脓性,感染症象及腹疼又逐渐加重。症状轻重与漏出物的量、 穿孔的大小部位、空腹穿孔或饱餐后穿孔、穿孔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因素有关。因之病情轻重个体较大差异

溃疡穿孔或出血的诊断

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在病邪作用下,突然腹痛起自胃脘部,继而延及全腹,病邪郁久化热,表现各种实热症,经过治疗或日久亦可转归他证。因此,临证抓住病程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可获良效。

1.气滞血瘀期(闭孔期):起病急骤,剧疼难忍,发自胃脘,迅及全腹,腹肌硬紧,拒按拒动。痛则不通,此为气血瘀闭之象食物不循常道,穿胃肠壁而出,郁积腹内气血瘀闭,气机窒壅而致腹疼。甚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气短,脉弦紧或细数之厥症。本期持续1~2天。

2.毒热炽盛期(瘀闭化热期):起病三至五小时腹疼持续,由胃脘渐及脐周、有下腹下腹、乃至全腹。发热,腹紧如板,便秘或便闭,恶心呕吐,尿短赤,苔黄,脉洪数,此乃病邪与食物互结于阳明胃腑,郁闭化热,毒陷脏腑之证(肠麻痹),或热邪炽盛的津为痰,或热聚成脓(化脓性腹膜炎);或湿热下注,聚而成 形(右下腹盆腔脓肿);或热深致厥(中毒性休克)。热邪耗津,传导失司,故便秘,烦渴引饮。热迫津液外溢故自汗出。便赤、苔黄、脉数均为实热之象

3.脘痛期(恢复期):热毒炽盛经过适当治疗,邪热渐退,腹疼大减或消失,气机复和,食欲增进,大便通调,实热平息即转入恢复期。多数病人气血亏耗,脾胃虚弱的表现。或显原来胃脘痛各型之证候。

(1)脾胃虚寒:症见脘腹隐痛或冷痛,遇冷痛甚,得热痛减。或饥时痛甚,餐后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濡缓或沉细无力

(2)胃腑血瘀:脘腹胀闷或痛,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或有呕血、黑便、眼周晦暗、舌紫,脉弦或迟涩。

(3)气滞热痛,症见脘腹胀满,攻窜不定,得暖气胀减,郁怒则加剧,苔薄,脉弦,或见余热未清,烦渴口干,腹胀满不舒,腹疼拒按,苔黄,小便短赤等乃余热未清,灼伤津液之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诊断标准:

1.慢性溃疡病史,多数人有溃疡症状病史,且近期溃疡活动症状

2.急性腹膜炎表现:

(1)急骤腹痛:状如刀割或烧灼,持续性,或有阵发加重。起自中上腹或右上腹,迅及脐周、右下腹(漏出物沿系膜根蔓延)、盆腔以至全腹。由 于膈肌腹膜及腹后壁受到刺激,常引起肩或肩肿部牵涉痛。可有恶心感及反射性呕吐。

(2)腹膜刺激症:强迫体位,仰卧两腿卷曲不敢移动,腹肌紧张明显压痛, 反跳痛。直肠指诊可探及右侧直肠陷凹触痛。

(3)腹腔积液与继发肠麻痹。腹胀,叩诊腹部鼓音与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消失,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腹腔有游离气体:叩诊肝浊音不清或消失。

(5)感染表现:常继发腹疼之后出现发热,严重者呈感染休克表现。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诊断标准

1.骤发上腹持续剧痛,可迅速扩散至全腹,可伴恶心呕吐,可合并休克。多有溃疡病史,穿孔前溃疡症状常有加重或有暴饮暴食诱因

2.出现显著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3.X线检查多可见膈下有半月形游离气体影。

4.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细胞百分数均增多。

溃疡穿孔或出血的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亦是化学刺激引起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与溃疡穿孔相似。但以下特点可以鉴别:①腹疼较突然但不溃疡穿孔急骤,腹疼开始有由轻而重的过程部位局限于上腹偏左及背部,体征与剧烈腹疼相比相对较轻。②血清腹腔渗液的淀粉含量溃疡穿孔时亦可以有所增高,但其增高的数值不足以诊断急性胰腺炎。

2.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发作以阵发性为主,压痛较局限于右上腹,程度较轻,腹肌紧张亦不如穿孔者显著。如血清红素增高,B超检查则可明确诊断。

3.急性阑尾炎:当溃疡穿孔的漏出物顺升结肠右侧沟或小肠系膜根部流至右下腹时,可引起右下腹腹膜炎而类似阑尾炎穿孔的症状与体征。但急性阑尾炎开始时的上腹痛一般不十分剧烈,腹疼加重时不以上腹为主[方剂汇www.fane8.com]腹膜炎的症状与体征右下腹较上腹明显

4.子宫外孕破裂与卵巢囊肿蒂扭转:当溃疡穿孔的漏出物蔓延至盆腔,引起下腹腹膜炎而与宫外孕破裂与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症状与体征类似。但后二者上腹部的表现不突出病史中有妊娠的表现及下腹部包块,后穹隆盆腔穿刺得血性液体,则诊断不难。

5.急性心肌梗塞:有少部分患者急起持续的疼痛位于上腹部并引起肌紧张与恶心呕吐,与溃疡穿孔的早期腹疼类似。但心肌梗塞的腹疼表现不突出。用心电图、血清酶测定有助于鉴别。

6.肠系膜血栓形成:起病急骤,剧烈的腹绞疼与溃疡穿孔类似,但其在早期腹疼重而体征轻,腹软不胀,病人常有心病心房纤颤、动脉硬化的病史。腹疼以后变为持续性,渐出现腹膜刺激征,常伴呕吐或腹泻暗红色血液样便等特点可资鉴别。

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在病邪作用下,突然腹痛起自胃脘部,继而延及全腹,病邪郁久化热,表现各种实热症,经过治疗或日久亦可转归他证。因此,临证抓住病程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可获良效。

1.气滞血瘀期(闭孔期):起病急骤,剧疼难忍,发自胃脘,迅及全腹,腹肌硬紧,拒按拒动。痛则不通,此为气血瘀闭之象食物不循常道,穿胃肠壁而出,郁积腹内气血瘀闭,气机窒壅而致腹疼。甚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气短,脉弦紧或细数之厥症。本期持续1~2天。

2.毒热炽盛期(瘀闭化热期):起病三至五小时腹疼持续,由胃脘渐及脐周、有下腹下腹、乃至全腹。发热,腹紧如板,便秘或便闭,恶心呕吐,尿短赤,苔黄,脉洪数,此乃病邪与食物互结于阳明胃腑,郁闭化热,毒陷脏腑之证(肠麻痹),或热邪炽盛的津为痰,或热聚成脓(化脓性腹膜炎);或湿热下注,聚而成 形(右下腹盆腔脓肿);或热深致厥(中毒性休克)。热邪耗津,传导失司,故便秘,烦渴引饮。热迫津液外溢故自汗出。便赤、苔黄、脉数均为实热之象

3.脘痛期(恢复期):热毒炽盛经过适当治疗,邪热渐退,腹疼大减或消失,气机复和,食欲增进,大便通调,实热平息即转入恢复期。多数病人气血亏耗,脾胃虚弱的表现。或显原来胃脘痛各型之证候。

(1)脾胃虚寒:症见脘腹隐痛或冷痛,遇冷痛甚,得热痛减。或饥时痛甚,餐后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濡缓或沉细无力

(2)胃腑血瘀:脘腹胀闷或痛,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或有呕血、黑便、眼周晦暗、舌紫,脉弦或迟涩。

(3)气滞热痛,症见脘腹胀满,攻窜不定,得暖气胀减,郁怒则加剧,苔薄,脉弦,或见余热未清,烦渴口干,腹胀满不舒,腹疼拒按,苔黄,小便短赤等乃余热未清,灼伤津液之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诊断标准:

1.慢性溃疡病史,多数人有溃疡症状病史,且近期溃疡活动症状

2.急性腹膜炎表现:

(1)急骤腹痛:状如刀割或烧灼,持续性,或有阵发加重。起自中上腹或右上腹,迅及脐周、右下腹(漏出物沿系膜根蔓延)、盆腔以至全腹。由 于膈肌腹膜及腹后壁受到刺激,常引起肩或肩肿部牵涉痛。可有恶心感及反射性呕吐。

(2)腹膜刺激症:强迫体位,仰卧两腿卷曲不敢移动,腹肌紧张明显压痛, 反跳痛。直肠指诊可探及右侧直肠陷凹触痛。

(3)腹腔积液与继发肠麻痹。腹胀,叩诊腹部鼓音与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消失,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腹腔有游离气体:叩诊肝浊音不清或消失。

(5)感染表现:常继发腹疼之后出现发热,严重者呈感染休克表现。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诊断标准

1.骤发上腹持续剧痛,可迅速扩散至全腹,可伴恶心呕吐,可合并休克。多有溃疡病史,穿孔前溃疡症状常有加重或有暴饮暴食诱因

2.出现显著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3.X线检查多可见膈下有半月形游离气体影。

4.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细胞百分数均增多。

溃疡穿孔或出血的治疗预防方法

为了预防胃、十二指肠穿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季节转换时注意保暖,戒烟戒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尽量不用或慎用对胃粘膜刺激药物,如血压病人要尽量避免用利血平降压药如有关节炎等病变必需服用激素或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时. 应同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H2受体阻滞剂质子抑制剂等),如泰胃美,它属于H2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常用的抑酸剂,它能适度地抑 制胃酸分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

3.病人一旦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应及时医院就诊,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一旦发现有消化性溃疡,应遵医嘱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直到溃疡全部愈合为止。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