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

手足口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概述

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原因

(一)发病原因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二)发病机制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现称为口疱病毒(aphoviruses)。呈球状颗粒直径为22~30nm,有7种不同血清型:即A,O,C,SATI,SATZ,SAT3和亚洲-1型。至少有63个亚型。各流行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从人类分离到的几乎都是O型,偶有C型。传染源是患口蹄疫动物。患病动物血液皮肤黏膜分泌物唾液、尿、粪、乳汁均带有病毒。大多是通过直接和患病动物接触或挤乳时,病毒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发病,偶可通过食用受染的牛乳乳酪牛油或其他制品被感染发病,甚至食用病牛的肉和骨头也可感染。人与人之间很难相互传染。

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检查

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方剂汇www.fane8.com]亦可见于臀部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鉴别诊断

足口病应与口蹄疫相鉴别。

一、病原不同口蹄疫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二、传染源不同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两半蹄子动物牛、羊、猪、鹿、骆驼发生口蹄疫,成为人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肠道携带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

三、传播途径不同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斑,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用了病毒传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污染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缓解方法

预防方面,应注意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毒液消毒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