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TEC是近来人类霍乱样病人大便中新发现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是发达国家“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成人霍乱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也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其发病率仅次于轮状病毒。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

概述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病因

ETEC定居于小肠表面,不损也不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产生肠毒素引起分泌性腹泻。常见血清型有10余种,如O6、O8、O15、O25、O27、O42、O63、O87、O148、O159等。

毒素分不耐热毒素(LT)和耐热毒素(ST)2种。1株大肠埃希杆菌同时产生LT和ST,也可只产生1种。LT是一种蛋白质,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分子量为85000,60℃10分钟即可灭活。其抗原性和毒性霍乱毒素相似,引起腹泻的机制也与霍乱毒素相同,刺激细胞磷酸腺苷(cAMP)增多,引起小肠持续过度分泌而腹泻。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0.5~7天。

2.症状表现

为分泌性腹泻,为水样便。伴有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寒战、头痛、肌痛,很少发热,病程4~7天。病情轻重不等,可以仅有轻微腹泻,也可重症霍乱样,重度脱水,中毒[方剂汇www.fane8.com],甚至死亡。成人常感染产ST和LT的菌株小儿单产ST的菌株多见,故成人腹泻较重,持续时间长。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提出拟诊。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霍乱进行鉴别,其次需要鉴别的有病毒性肠炎沙门肠炎等。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并发症

并发脱水、水电解质紊乱中毒等。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倾向,轻者可不用抗生素治疗,重者抗菌治疗后可缩短排菌时间本病治疗重点是纠正脱水,中毒和低血钾,轻症可口服补液盐类制剂八面蒙脱石(思密达),重者需要静脉补液。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预后

ETEC肠炎预后良好,重者有如霍乱样,中重度脱水,中毒,甚至死亡。

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预防

1.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防止水源污染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