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一个临床症候群,多由广泛小肠切除、小肠短路手术造成保留肠管过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腹泻和营养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概述

短肠综合征病因

1.成人

主要是由肠系膜血管栓塞血栓形成以及急性肠扭转导致大范围小肠切除。导致肠系膜血管栓塞血栓形成因素有:心衰心脏瓣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服用利尿剂避孕药、空回肠短路手术腹部损伤肠道肿瘤、医源因素等。

2.儿童

出生前主要原因小肠闭锁,中肠旋转不良导致的小肠异位固定或异常扭转,新生儿期死性小肠炎。

出生后较少见因素有先天性结肠病。

短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急性

一般表现术后1~3个月因大量腹泻导致液体电解质丢失,紊乱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2~3周达高峰,每天从大便中丢失液体2.5~5升。除腹泻外,尚有乏力、少尿及脱水、电解质缺乏、酸碱平衡紊乱、低钙、低镁、抽搐等表现。

2.适应期

适应阶段:常延续数月至1年。该期腹泻明显减轻,水及电解质失衡有所缓解。临床表现为营养良性消瘦严重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也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而出现夜盲症、周围神经炎、凝血障碍性出血倾向、贫血及骨软化等。稳定期:一般经过术后1年左右时间才呈现稳定状态由于残留的肠管已能最大限度地代偿,病情逐渐稳定,可维持相对正常家庭生活,但仍可能有溶性维生素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的表现,回肠切除过多,患者可出现维生素B的缺乏症部分病人不可能达到完全经口营养阶段,需借助于家庭胃肠营养

3.临床特点

(1)腹泻 广泛小肠切除术后引起腹泻的原因包括:食物内容物通过时间缩短,继发于乳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吸收功能障碍

(2)胃液高分状态及消化性溃疡 高分状态广泛小肠切除术后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造成严重的消化性溃疡病,而且对短肠综合征吸收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造成黏膜弥漫性。

(3)营养障碍 小肠广泛切除术后,对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吸收发生障碍,导致热卡不足体重减轻、疲乏,儿童可导致发育缓慢

(4)肠道草酸和肾结石 回肠切除和回肠疾病后肾结石发病率增高。

(5)细菌过度生长 炎性肠道病如Crohn病或放射性肠炎导致的肠间瘘、小肠狭窄、空回肠短路及回结肠切除术后病人易出现细菌过度繁殖,空回肠短路后由于盲袢内淤积增加,可引起细菌过度繁殖;回结肠切除病人则可能与回盲瓣功能丧失有关,可导致结肠细菌大量反流入小肠

短肠综合征的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

短肠综合征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急性

(1)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

(2)防治感染 选择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抗生素。当病人持续发热应及时行B超或CT检查,以早期发现腹部脓肿有效处理

(3)控制腹泻 禁食及胃肠营养抑制肠道蠕动和分泌,延缓胃肠道的排空[方剂汇www.fane8.com],减轻腹泻的程度。腹泻难以控制者,可应用生长抑素和合成类似皮下注射。

2.适应期

残存肠管开始出现代偿变化,腹泻次数趋于减少。在保证足够营养摄入的前提下,逐步用肠腔内营养代替静脉营养,以预防小肠黏膜刷状缘的酶活性减低。应早日恢复经口进食。此期,还应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钙、镁、铁、矿物质药物制剂

同时,此期亦应特别注意肠外营养所致的并发症,如删除脓毒血症肝病小肠细菌过度增殖等。

3.维持期

此期残存小肠功能已得到最大代偿,通常能耐受口服饮食不需限制脂肪及将液体固体分开,但仍有30%的患者在该期出现吸收不良现象,需定期测定血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浓度,并予补充调节治疗。如经过手术治疗仍不能奏效的短肠综合征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二)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增加肠吸收面积或减慢肠运输时间(延缓食糜排空)以增加小肠吸收能力

1.减慢肠运输的有关手术方式

(1)小肠肠段倒置术 将一段小肠倒置吻合使倒置的肠管呈逆蠕动,能减慢肠运输和改变肌电活动有利营养物质吸收

(2)结肠间置术 利用结肠蠕动缓慢且肠段蠕动冲击少见特点,将结肠间置于空肠回肠间,延长肠运输时间

(3)小肠瓣或括约肌再造术 广泛切除小肠同时又切除了回盲部的病人预后极差,本术式主要此类病例所设计。

2.增加肠表面面积手术方式

小肠缩窄延长术:将一段小肠,沿长轴切开一分为二,并注意肠系膜血管分开,以保持各自的血供,分别缝合成为两个细的肠管,其直径为原肠管的一半长度。该手术方式适合肠段扩张的病人别是患儿,但有潜在的并发症如吻合处多发粘连及狭窄。

3.小肠移植

治疗短肠综合征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其适应于需要永久依赖TPN的患者。但由于较高死亡率以及排斥反应并发症使其尚不能在临床广泛开展。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