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肝素的剂量、注射的途径和既往有无肝素接触史等并无明确的关系,但是,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

概述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发病原因

各种剂型肝素均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实验研究表明高分子量的肝素更易于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与临床中所观察到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较低结果一致。

发病机制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部分患者体内可以出现一种特异性抗体IgG,该抗体可以与肝素-PF4(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结合,PF4又称“肝素合阳离子蛋白”。由血小板α颗粒分泌,然后结合于血小板内皮细胞表面。由血小板α颗粒分泌,然后结合于血小板内皮细胞表面抗体-肝素-PF4形成1个3分子复合物,再与血小板表面的Fcγ Ⅱa受体结合,免疫复合物可以激活血小板,产生促凝物质,是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伴发血栓并发症的可能机制而其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没有血栓并发症,可以作为鉴别。

免疫复合物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FcγR Ⅱa分子交联而激活血小板。FcγR Ⅱa分子氨基酸链第131位点的His/Arg多态性能影响其与IgG结合的能力从而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因素来预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个体危险性。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

根据床上应用肝素治疗后所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过程可以分为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和持久血小板减少。

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大多数发生肝素治疗开始后,血小板立即减少,但是,一般不低于50×109/L。可能与肝素血小板诱导聚集作用有关,肝素可以导致血小板发生暂时性的聚集和血小板黏附性升高,血小板血管内被阻留[方剂汇www.fane8.com]从而发生短暂性血小板减少症。

持久血小板减少

较前者少见,一般发生肝素治疗5~8天以后,若患者既往接受过肝素治疗,则可能立即发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可低于50×109/L,未见有低于10×109/L者。除了血小板减少以外,同时可以伴随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凝血。出血症状少见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

有应用肝素药物史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即可诊断。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对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目不低于50×109/L,而且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应用肝素治疗,一般血小板数目可以自行恢复。当血小板数目小于50×109/L或者血栓形成的表现时,才停用肝素治疗。停用肝素几天以内,所有由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凝血的变化均可得到纠正,但是,仍可以检测到肝素依赖性血小板抗体

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形成,可进行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引起类似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