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正文

中药材生物农药研究成果转化有政策瓶颈

12-17
“哈茨木霉T23”———今后,这个拗口的药名可能会被很多四川药农熟悉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防治川产药材麦冬”根腐病的一种生物农药,在三台县进行3年的示范推广后,24日通过专家组验收。三台是东南亚最大麦冬产地全县常年种植有2万余亩麦冬麦冬根部块茎深植于地下容易受到有害污染,造成根部腐烂、减产。喷洒农药很难根部起效。省农科院经作所经数年研究,从土壤中提取一种对抗根腐病有效的“好菌种”哈茨木霉T23,制作成一种粉状生物农药专家组验收结论,该农药麦冬根腐病防治效果达到72%以上,麦冬增产18%以上,优质商品率可提高20%以上,同时无毒无残留。实验还证明,该农药川芎花生、瓜类等植物根腐病同样有效。“这个项目成功,最大意义在于,终于有了专门针对中药材的生物农药。”省农业厅经作处副处长张红非参加了验收鉴定。据她所知,此前全国几乎没有用中药材的专用农药,施洒在中药材上的农药基本是用于粮食蔬菜水果作物的,存在残留现象。眼下,“哈茨木霉T23”最伤脑筋的问题就是成果转化。根据现行农药登记规定,每种农药只能针对一类植物病变进行登记,如果防治麦冬登记了1次,防治川芎就要登记第二次,以此类推,而每次登记费用为数十万元麦冬种植面积有限,全省约5万亩。以每亩用药1公斤/年计算,建一条年产5万公斤的生产线就可以满足需要。而售价10多元/公斤的农药企业肯定没有研发生积极性。张红非分析,“这就是中药材等‘小作物’专用农药少见原因”。目前,科研人员寄希望于政府加大对该类研究、生产的扶持或补贴力度,也希望建设一套专用于中药材的农药登记体系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