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正文

炎夏怎样给身体补水

12-17
不渴也喝水人口时就说明体内轻微失水。饭前饭后不要大量饮水饭前适量饮些酸梅汤,西红柿汤、橘叶、橙叶等含酸汤水,既有利于保证消化系统分泌足够的消化液,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又可以补充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中暑,但如果饭前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饭后食物占据了胃的大部分空间如果还大饮水的话不仅会冲淡胃液,使人体杀菌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因为饮水过多而增加胃、心脏肾脏的负担。因此,劳动之后应先喝水再吃饭,而且一次最多喝300毫升,至少间歇30分钟再喝。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老人口渴敏感,应主动量多饮水,每天以1500~2000毫升为宜。而孕妇及哺乳的妇女身体需要水分增加,每天补充水分应在3000~3500毫升。饮水需补盐夏日出汗后,有些人只顾饮水解渴,而忽视了补盐。由于出汗时失去大量水分同时也失去较多盐分体内渗透压失去平衡,这时饮下去的水无法在细胞内储存,又会随汗排出体外,排汗又带出盐分形成越喝越渴的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引起肌肉无力疼痛甚至抽搐。因此炎热夏天别是大量出汗后,应适当喝点淡盐水口渴勿狂饮有人贪一时痛快,口渴时大量喝水。这些水一下子积聚于胃肠,除胃部感到沉重闷胀外,还影响膈肌活动影响正常呼吸。大量水分进入血液可使容量迅速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口渴狂饮会使体液中水与盐失去平衡,轻则引起胃肠剧痛,重则危及生命安全。出汗莫食冷饮冷饮也大有讲究。杜主任说,冷饮能清暑解渴,不愧为夏日人们度暑的佳品,但如果饮用不当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要贪多。因为食用冷饮过量,会冲淡胃液抑制胃酸的分泌,不利食物的消化,会减弱胃的杀菌能力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大量排汗时,不要立即喝饮料。因冷、热的急剧变化会让人体感到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对人体的伤害。慎喝过凉的冷饮冷饮过凉,喝得太多太急有可能使胃肠产生痉挛,引起剧痛。有些病人不宜喝冷饮冷饮能使人体毛细血管产生收缩,因而血管病、支气管炎、咽喉炎、胃肠炎、胆囊患者不宜饮冷饮。这样的水不能喝生水易传染疾病,不能喝。过夜的温开水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水,蒸饭剩下的蒸锅都不能喝。这些开水所含硝酸含量较高,饮用后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适量食用水果补水适量进食些新鲜瓜果和以“茶”代水。夏天瓜果异常丰富,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可以当菜,又可以补充水分营养,让这些新鲜瓜果为辅餐,实在是一种经济实用良好习惯此外,在家中常备些具有药理功效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凉药茶,对防止中暑和预防某些皮肤病更是大有裨益。运动后不要狂饮夏天也是一个运动季节因此运动补水更为重要专家在此提醒,运动后不能一次性快速大量饮水夏天运动虽然会大量失水,但也不快速大量地饮水而要“细水长流”。专家认为,为弥补运动的失水,应该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给予补充,并且建议运动饮水300—500毫升,在运动每隔15分钟饮150—250毫升,在运动后再补足所需水分。过量饮水易致“水中毒”在一般人印象里,多喝水是好事,但专家提醒,过量饮水可导致“水中毒”——也就是“脱水低钠症”。专家认为,大量出汗后又大量补水更易导致水中毒。有些人夏天干渴得难受时,或在运动、劳动出汗之后,一口气来个牛饮,觉得很痛快、很解渴,岂不知这是错误饮水方法因为人在劳动、运动之后或者经历过酷热煎熬,身体出了多汗,这不仅丢失了水分同时也丢失了不少盐分如果一次大量喝进白开水而不补充盐分水分胃肠吸收后,又经过出汗排出体外,随着出汗又失去一些盐分结果血液中的盐分就减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这时人就会觉得头晕、眼花、口渴严重还会突然昏倒。专家介绍,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并不完全是体内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发粘,咽喉干燥引起的感觉。这时喝水应先用水漱漱口,润湿口腔咽喉然后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后,再喝一些,这样分几次喝,就不会因“水中毒”而损害健康了。他们说,劳动或运动出汗后,若能及时补充点淡盐水,那样会更好。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