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正文

毛水龙:痴迷太白草药40载

12-16
本报记者 赵文太白山,秦岭重要山脉,这里不仅蕴藏着上千种中药,被誉为“中药材”天然宝库,这里也孕育出了一位杰出的民间草医——毛水龙。他虽没有经过正规医学培训,没有高级职称,却能十分准确地辨识上千种草药,成为陕西中医药学会草医药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在以秦岭中心,潜心考察、挖掘、研究陕西草药40年后,一部达百万字的《秦岭七药》问世,填补了中药界的一项空白。自幼痴迷太白周至县竹峪乡,这里南依秦岭,北濒渭水,是毛水龙自幼生长地方。逶迄挺拨、气势磅礴的秦岭山脉锻造了这个关中汉子强壮的体魄、刚毅性格、奋发向上的精神。小时候,毛水龙老人讲,太白山上有一神奇的“大米”,当地百姓只要胃痛、呕吐、胸闷、咳嗽等症,只要把这种“大米”研成末服用或煮水一喝,病症马上就好了。他感到这种“太白米”太神奇了,太白山居会有这么神奇草药!一定要在太白山找出更多这样神奇草药,为百姓除病解痛。1969年,20岁的毛水龙太白山脚下一水库工地做临时工,从小便跟随父亲上山采药的他,对太白美丽如画的景色着了迷,也对遍布大山里的草药着了迷。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作艰苦,生活辛苦这是老一辈人最深刻记忆。下工后的毛水龙匆忙吃点东西,顾不得休息片刻,为了他的事业——上山找药、采药、研究药,经常是夜深人静时才能回到家。就这样日复一日,几年后,一个用账本记录的中草药本草初稿成了。毛水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为了学医,毅然卖掉了家里有的一头耕牛和一小片竹林,只身一人外出求师学医,遍访豫西、鄂北、川东、陇东等地,穿越6省13个县市,考察研究中草药生长习性疗效长达17年之久。心系七药盼立典“太白七药”是太白山中草药特殊产物也是陕西极富特色中药材。七药”的“七”,一般认为是“奇”的演变,凡药尾名有“七”的草药都是具有奇特药效的中草药,在临床治疗中七药具有独特功效。经临床验证,七药中如桃儿七,主治五劳七伤,既治表证又治里证;黑三七,单味治疗慢性咽炎、喉痹、口干口渴等。数十味精选的名贵中药材,经过民间草医们精心炮制、合理组方而形成不同治疗疑难杂症的妙方妙药,在当地广为流传功效奇特然而,在长期的甄别和考察中,毛水龙现在多本收录中草药的书中都看不到某些七药的使用方法药性药效,1977年《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味,目录中七药仅有57味,并且由于多种原因,七药名称混杂,一药多名或一名多药现象尤为突出,易给临床使用、药材流通、科学研究造成混淆。“我一有个愿望就是秦岭的中草药立典,将国家药典陕西出产的中草药植物形态生境产地药材性状药理作用等等彻底弄清楚,写一本陕西自己的本草纲目》。”毛水龙信心满满地说。2005年,毛水龙的“秦岭七药”研究项目正式成为陕西中医管理中医药科研中标课题。毛水龙感到欢喜,同时,中标也使他感到了压力,这意味着更为艰辛的考察之路的开始。深山探研终成稿一只褡裢,一把铁镐,一个竹篓,这些便是毛水龙作业工具而且这些工具伴随了他一生漫长的草医探研事业太白七药主要分布海拔3700多米的山高林深、终年积雪太白山上。为了采集一个药材标本,他经常方圆达150公里的范围内,晓行夜宿、攀沿陡壁悬崖、苦苦地寻草辨药。有时候为了采集一个标本都得耗费掉十天半月的时间饿了,吃一口随身带的锅盔;渴了,喝一口清凉山泉;冷了,拣来树枝落叶取暖。为了掌握药物性能治疗效果,毛水龙经常以身试药,亲口品尝,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药农通常药物反应叫作“拿住”,强烈药物反应连毛水龙自己也记不清药物“拿住”了多少回。2010年,没日没夜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的毛水龙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历时多年跋山涉水寻药之路终告一段落,《中国秦岭草药本草》丛书的第一部——《秦岭七药》编著完成。书中将每一种七药的基原、本草考证、植物形态、显微鉴别、生境产地、采集加工药材性状内容都翔实地予以记录,为秦岭草药临床应用提供坚实依据,也为秦岭七药的正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