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手太阳小肠经 / 肩贞穴

肩贞穴

穴位

肩贞Jiānzhēn,出《素问·气穴论》。肩即肩部,贞指第一,此穴为本经入肩部的第一穴,故名肩贞。

经属

属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取法:正坐垂臂,从腋后纹头向上量1横指处即是。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头聪耳,通经活络

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二肢不举,缺盆中痛,伤寒,寒热,耳聋,耳鸣,颌肿,瘰疬,肩胛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腋汗,手臂不举,上肢麻木,齿痛,牙痛,颔肿,头痛,肩臂痛麻,上肢瘫痪,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向外斜刺1~1.5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肩部及肩胛部有酸胀感,或可有麻电感向肩及指端传导。注意:针刺时,切不可偏向内侧,以免损伤胸侧壁,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以中指指腹按压肩贞穴,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可治肩胛痛、手臂麻木、耳呜、耳聋等。

配伍

穴位名

肩贞Jiānzhēn,出《素问·气穴论》。肩即肩部,贞指第一,此穴为本经入肩部的第一穴,故名肩贞。

穴位经属

属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取法:正坐垂臂,从腋后纹头向上量1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肱三头肌、大圆肌、背阔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分布着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皮肤由腋神经的下支臂上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致密,富有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三角肌的后部,穿该肌表面深筋膜入肌质内。以后,针可依序入桡神经肌支支配的肱三头肌长头,肩胛下神经支配的大圆肌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腱),可深达腋腔。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头聪耳,通经活络

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二肢不举,缺盆中痛,伤寒,寒热,耳聋,耳鸣,颌肿,瘰疬,肩胛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腋汗,手臂不举,上肢麻木,齿痛,牙痛,颔肿,头痛,肩臂痛麻,上肢瘫痪,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穴位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向外斜刺1~1.5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肩部及肩胛部有酸胀感,或可有麻电感向肩及指端传导。注意:针刺时,切不可偏向内侧,以免损伤胸侧壁,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以中指指腹按压肩贞穴,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可治肩胛痛、手臂麻木、耳呜、耳聋等。

配伍

1、配完骨穴治耳聋、耳鸣。

2、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周炎。

3、配天宗穴、肩外俞穴治肩痛。

4、配肩髃穴、肩髎穴、天宗穴、巨骨穴治肩凝症。

5、配肩髃穴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

6、配天井穴治淋巴结炎。

7、配完骨穴治耳鸣。

8、配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治上肢麻痹。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热,项疬,适耳(鸣)无闻,引缺盆肩中热痛麻痹不举,肩贞主之。耳鸣无闻,肩贞及完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痹,手臂不举。

《针灸大成》:主伤寒寒热,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麻木不举。

《类经图翼》:主治伤寒寒热,颔肿,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不举。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肱三头肌、大圆肌、背阔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分布着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皮肤由腋神经的下支臂上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致密,富有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三角肌的后部,穿该肌表面深筋膜入肌质内。以后,针可依序入桡神经肌支支配的肱三头肌长头,肩胛下神经支配的大圆肌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腱),可深达腋腔。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热,项疬,适耳(鸣)无闻,引缺盆肩中热痛麻痹不举,肩贞主之。耳鸣无闻,肩贞及完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痹,手臂不举。

《针灸大成》:主伤寒寒热,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麻木不举。

《类经图翼》:主治伤寒寒热,颔肿,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不举。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