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一组疾病,按传统的Meares-Stamey“四杯法”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前列腺痛(PD)。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新的分类方法:Ⅰ型,相当于传统分类中的ABP;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中的CBP;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相当于传统分类中的CNP和PD;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指Ⅰ型和Ⅱ型,属于前列腺感染性疾病的范畴。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多种组织模式的炎症。与局部强烈的异物反应有关。首要因素是前列腺导管阻塞,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过程或外科创伤造成的组织坏死,前列腺增生也可能造成或加重前列腺导管的梗阻。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硬结或弥漫性硬块,与前列腺癌不易区分。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临床上以青壮年多见,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患者一般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不但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经尿道逆行性感染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感染途径。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该病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时应与可能导致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尿异常为主的患者应明确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异常。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性病之一,其主要表现是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淋球菌还可以由尿道或宫颈局部扩散感染,引起附睾炎、盆腔炎;也可以经血行传播引起播散性淋病。此外也可引起眼、咽部、直肠的感染;还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已被淋球菌感染,但在临床上不出现症状,称为无症状淋病。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前列腺组织的急性炎症,如炎症进一步发展形成脓肿则称为前列腺脓肿。急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疲劳、感冒、过度饮酒、性欲过度等为诱发因素。另外,使用尿路器械检查或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后也可引起急性发作。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其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时应与可能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尿异常为主的患者应明确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异常。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病因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因此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