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野芭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原形态:树头芭蕉,多年生草本,植株高612m,无蜡粉。假茎胸径1525cm,淡黄色,带紫褐色斑块。叶柄细而长,有张开的窄翼,长4060cm;叶片长圆形,长1.82.5m,宽6080cm,基部心形,叶脉于基部弯成心形。花序下垂,序轴无毛;苞片外……
中药材“芭蕉花”。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谈微辛,凉。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酸咸。" ②《江西草药》:"性凉,味淡。" ③《贵州草药》:"性寒,味甘微辛。"。功能主治: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①《日华子本草》:"治心痹痛。" ②《滇南……
中药材“芭蕉油”。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纲目》:"甘,冷,无毒。"。功能主治:清热,止渴,解毒。治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汤火伤。 ①《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并女人发落,止烦渴及汤火疮……
中药材“芭蕉根”。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分布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原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汉书》),天苴(《史记》徐广注),绿天、扇仙(《群芳谱》),香蕙、甘露树、大叶芭蕉。 多年生草本。茎短,通常为叶鞘包围而形成高大的假茎,高约4米。叶长2~3米,宽25~30厘米,……
中药材“芭蕉子”。出处:《食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注意:子生食发冷病。功能主治: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出处:出自《食疗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原形态: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
中药材“芭蕉叶”。出处:《纲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性味: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 ②《江西草药》:"性凉,味淡。"。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
中药材“山芭蕉子”。出处:《南宁市药物志》。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溪边、低丘陵、斜坡。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2米,宽20~4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稍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薄被白色粉末,主脉特别隆起,有羽状平行脉。穗……
芭蕉散功能主治:肠痈。芭蕉散组方:芭蕉根(切片,焙干)。
芭蕉涂方功能主治:小儿火丹,走皮中,发赤如火烧状,须臾熛浆起。芭蕉涂方组方:芭蕉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