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鳝鱼骨”。别名:鳝骨(《医林纂要》)。出处:《本经逢原》。功能主治: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别名:鳝骨。出处:出自《本经逢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原……
中药材“鳝鱼血”。出处:《本草拾遗》。归经:《本草汇言》:"入足厥阴、少钥经。"。性味:①《本草汇言》:"味咸甘,气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咸,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壮阳。治口眼歪斜,耳痛,鼻衄,癣,瘘。 ①《本草拾遗》:"主癣及瘘,断取血涂之。" ②《纲目》:"疗口眼歪斜,同麝香少许,左歪涂右,右歪涂左,正即洗去。治耳痛,滴数点入耳。治鼻衄……
中药材“鳝鱼皮”。出处:《纲目》。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妇人乳结硬疼痛。取蟮鱼皮烧灰,捣细罗为散,空心以暖酒调下一钱服之。"。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
中药材“鳝鱼头”。出处:《别录》。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别录》:"头骨烧之,止痢。""干蟮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 ②《纲目》:"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复方:治小肠痈:鳝鱼头、蛇头、地龙头。烧灰酒服有效。(《集成方》)。出处:出自《名医别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
中药材“鳝鱼”。别名:鳣(《山海经》),黄鳣(《异苑》),鳣鱼(《千金·食治》),海蛇(《黑龙江中药》)。出处:《雷公炮炙论》。生境分布:分布很广,除西北、西南外,全国各地均有。原形态:黄鳝(徐衷《南方草物状》) 体细长如蛇,前段圆,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体长24~40厘米。头圆,其高较体高为大。吻端尖,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与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
黄芪鳝鱼汤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黄芪鳝鱼汤组方:黄芪30克,鳝鱼300克,生姜1片(切丝),红枣〔大枣〕5枚(去核),大蒜2条,姜、盐适量。
蒸鳝鱼猪肉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血虚。适宜于妇女产后失血较多、血气亏损,或大手术及大病后,体质受损而五脏虚衰所引起的气少乏力、动则喘息、面色苍白、多汗心悸、腰膝酸软等症。蒸鳝鱼猪肉组方:黄膳 250克;猪肉 100克;调料 适量
内金鳝鱼功能主治:清痞化积。适宜于小儿因饮食不节、食积久滞而引起的腑积、形瘦腹胀大,面黄发枯等症。内金鳝鱼组方:黄鳝鱼 1条;鸡内金 6克;调料 适量
归参鳝鱼汤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归参鳝鱼汤组方:党参 15克;当归 15克;鳝鱼 500克
归参鳝鱼羹功能主治: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久病体弱、疲倦乏力、面黄肌瘦等症。归参鳝鱼羹组方:当归 15克;党参 15克;鳝鱼 500克;料酒 适量;葱 适量;生姜 适量;蒜 适量;味精 适量;盐 适量;酱油 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