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花鼠尾草”。别名:大紫丹参、丹参、黄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间及草坡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及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短粗,被鳞片及叶鞘残基,条状根粗壮扭曲。茎直立,四棱形,被疏柔毛或变无毛。叶对生;叶柄长达14cm,短的近于无柄,被毛;叶片卵圆形,长27cm,宽3.55cm,……
中药材“黄花鸢尾”。别名:开口箭。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林绿草地及河旁沟边的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黄花鸢尾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有老叶残留的纤维。根茎粗壮,斜伸;须根黄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基生;叶片宽条形,长2555cm,宽58mm,先端渐尖,有35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中空,高5060cm,有12枚茎……
中药材“黄花香薷”。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1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河谷沙地或高山流石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37cm。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9mm,被长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0.84cm,宽415mm,先端……
中药材“黄花香”。别名:打烂碗花、黄香棵、小黄花、过路黄、大花金丝梅。生境分布:云南、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主治急、慢性黄疸型肝炎,泌尿道感染,结石,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外用治刀枪伤,毒蛇咬伤。还可治黄水疮,口腔炎,烫火伤,肠炎腹泻,菌痢,蛔虫等症。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打烂碗花、黄香棵、小黄花、过……
中药材“黄花菜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黄花菜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31m。全株密被粘质腺毛与淡黄色柔毛,有恶臭气味。叶为具35(7)小叶的掌状复叶;叶柄长24cm;小叶倒披针状椭圆形,中央小叶长15cm,宽515mm,侧生小叶依次减小,边缘有腺纤毛。……
中药材“黄花菜”。别名:连珠炮、下奶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针菜(《云南中草药选》),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风尾一枝蒿、萱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
中药材“黄花绿绒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503700m的疏林下或溪边较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及云南等地。原形态:椭果绿绒蒿 多年生草本,高0.51.5m。主根细,具多数须根,根茎处有宿存的叶基并密被黄棕色具短分枝的刚毛,常生有第2年芽胞。茎直立,绿色带紫,上部分枝,下部被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短柄,密被黄棕色长硬毛;叶片轮廓宽卵形,长约7……
中药材“黄花紫堇”。生境分布: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热止痛。主治胃炎,溃疡病,痢疾,坐骨神经痛等症。用法用量:1~2钱。别名:东丝勒(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涧边潮湿地。分布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基部多分枝,成丛,茎上具有白色粉末,叶互生,具柄,掌状分裂,裂片边缘具长硬毛。花单生叶腋或枝端,黄色……
中药材“黄花紫丹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原形态:截萼鼠尾草,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80cm。具粗壮的根状茎,密被卵圆状披针形的褐色鳞片。叶对生;叶柄长325cm;叶片心形或卵状戟形,长418cm,宽3.513.5cm,边缘具缺赢余状不整齐的重圆齿,除上面脉上多少密被柔毛及边缘具缘毛外,两面近无毛。轮伞花序,上……
中药材“黄花稔”。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排脓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结石,黄疸,痢疾,腹中疼痛;外用治痈疖疔疮。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草捣烂敷患处。备注:(1)同属植物下列3种亦同样药用。黄花母(脓见愁)Si……
中药材“黄花獐牙菜”。出处:始载于《青海高原药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03800m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产我国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具短根茎。茎粗状,具细条棱,不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513cm;叶片宽椭圆形,长1218cm,宽59cm,先端钝,基部渐狭,叶脉79条,在下面明显突起;茎中上部叶多对,卵……
中药材“黄花独蒜”。别名:土白及[广西]、粉口兰。生境分布:广西、广东、贵州、台湾。功能主治:补肺,止咳,生肌,敛疮。用法用量:3钱,水煎服。别名:老鸦蒜、土白芨、白芨、冰梨子。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700m的山坡岩石上、路旁或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苞舌兰,陆生植……
中药材“黄花母根”。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志》。药理作用:含大量粘胶,国外曾用作治疗肺结核,但有人认为它对结核病并无特异疗效。性味: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益气排脓。治感冒,哮喘,泻痢,黄疸,疮痈气虚难溃,或溃后脓毒不清……
中药材“黄花母”。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文山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山坡、海滨、水沟边或路旁。分布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产……
中药材“黄花木”。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草地、林下或林边。分布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无毛,皮绿灰色,小枝在节处被柔毛。小叶3枚,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4~10厘米,阔1.2~1.5厘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绿色带苍白,幼时密被短柔毛,后变疏;托叶合生,长约8毫米;叶柄长……
中药材“黄花忍冬”。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2000m的山谷或沟谷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新疆除外)及山东、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态:金花忍冬 落叶灌木,高达4m。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常被糙毛和腺毛。冬芽狭卵形,先端尖,鲜片具睫毛,背部疏生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7mm;叶纸质,叶片鞭状卵形、鞭状披针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中药材“黄花山柰”。别名:石竹花、岩白姜、土山奈、水马鞭、若竹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等地。原形态:黄花大苞姜,丛生草本,高1530cm。叶59片;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叶舌圆形,膜质,长不及2mm;叶片被针形,长514cm,宽12cm,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急尖,质薄,无毛,最下部的一片叶明显比上部的小。花序顶生;……